“我在这儿收瓜有十四五年了!我们本地凌桥香瓜品牌深受欢迎,糖度13-15,一天拉2万斤去惠农果品市场,当天卖空!”采购商李志刚站在瓜田边,随手切开一枚香瓜,溢出了清甜的汁水。五月的淮安淮阴区马头镇,400多亩凌桥香瓜进入丰收季,田间地头洋溢着甜蜜的“吃瓜”喜悦。
“12月育苗,来年5、6月收获,一年就忙这半年,赚得比过去一年还多。”瓜农孙艳擦着汗掀开大棚,藤蔓间挂满椭圆的“黄金瓜”。她算了一笔账:自家15亩西瓜亩产8000斤,她家一户一年纯收入至少15万元! 这份底气不仅来源于十几年的种植经验,也源于双闸村的“科技种田”和“云端卖瓜”:村党总支每年邀请专家测土配方,同时搭建网络销售平台,以“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统筹+农户参与”的模式,助力瓜农增收。
农户种瓜,合作社找销路,党支部当“品控官”。在这种销售模式下,传统的“黄金瓜”已不能满足瓜农们的需求。
据马头镇双闸村党总支书记黄凯介绍,去年以来,村里开始试种红小仙、帛洋九号、羊角蜜、绿宝等品种。“普通香瓜走批发,特种瓜闯高端!”黄凯说。未来,这些新品种将走向高端市场,走向精品超市、高端饭店的餐桌,打开乡村振兴的N种方式。
当最后一枚香瓜装车驶离,瓜田里又开始了新一轮忙碌。在这片土地上,香瓜藤蔓缠绕着的,不仅是脆甜的果实,更是农户对好日子的期许——从“种得好”到“卖得俏”,凌桥香瓜正在啃下乡村产业升级的“硬骨头”,让甜蜜在泥土里扎根,在市场中结果。
乡村产业振兴并非一帆风顺。从“种得好”到“卖得俏”,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新品种的种植、市场的开拓、品牌的打造,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乡村的内生动力,让乡村产业更具韧性和活力。
凌桥香瓜,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象征。它承载着农民的希望,凝聚着乡村干部的心血,展现出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未来,期待凌桥香瓜的“甜蜜产业链”不断延伸,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让乡村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从“好风景”到“好钱景”的华丽转身。(崔希晨 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