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仁医仁恒‘移’焕新生”移植专项公益支持计划项目启动会暨捐赠仪式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正式启动。此次专项公益基金项目由仁恒置地集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仁医基金会共同成立,致力于为移植患者生命助力,给予人文关怀。

  大爱接续生命!这笔善款定向救助移植患者

  据了解,“仁医仁恒‘移’焕新生”移植专项公益基金是由仁恒置地集团与江苏仁医基金会及江苏省人民医院共同设立的移植专项公益支持计划,由仁恒置地集团捐赠300万元人民币,专项用于减轻移植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提供人文关怀,提高生活质量,并增强社会对移植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弘扬社会正能量。

  活动现场,出席嘉宾和代表共同启动“仁医仁恒 ‘移’焕新生”移植专项公益基金,嘉宾手持寓意“善源长流”的水壶,为象征生命与希望的“新生之树”浇灌源泉,社会各界与医疗机构共同携手,以公益大爱为患者接续生命。

  “这笔慷慨捐赠,不仅是对我院肝移植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爱心企业和医院共同践行公益担当的生动体现,”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丁强在致辞中表示,肝移植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科研精神,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这份资金支持既是信任,也是鞭策,”丁书记说,“医院将继续努力,给社会提供更多希望,把社会各界的关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广大患者。”

  仁医基金会理事长陈明龙代表江苏仁医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表达了衷心感谢,他介绍,基金会成立于2009年9月,是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非公募基金会,多年来面向社会依法开展了慈善公益资助、医疗对口支援、帮扶基层医院、支持医学发展和健康促进等慈善活动,设立了“援疆支边医疗”“对口支援帮扶基层医院”“困难人员医疗和重大疾病救助”“关爱环卫工人公益体检”“润心+复明医疗援助”“科普宣传和仁医社工与志愿服务”等公益项目。“这不仅是一次资金支持,更是对‘生命无价’理念的躬身实践,展现了新时代企业的社会担当。期待更多力量加入,构建‘政府—企业—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生命支持网络。”

  持续创造爱与希望!帮助移植患者重燃生命曙光

  启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在致辞中回顾了医院肝胆外科肝移植的发展历程,他介绍,自1995年完成大陆首例活体肝移植至今,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已发展成为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肝脏移植中心,“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王学浩介绍,肝胆外科迄今累计完成肝移植1500余例,患者最长生存期达25年,许多年轻患者术后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如今已走进大学校园。王学浩强调,肝移植不仅是延续生命,更是让患者有尊严地回归生活。

  痊愈后的肝移植患友们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医院肝脏移植技术实力的认可,以及对未来公益项目成功实施的美好祝愿。启动仪式上,今年83岁的张宏复分享了自己高龄换肝的生命奇迹。15年前,张宏复以67岁高龄勇敢换肝,术后15年成为游遍大江南北的“追风者”。活体肝移植患者张晓峰讲述了自己与妻子“以你之肝,续我之命”的动人故事,20年前,在肝移植团队的冒险拼搏和护航下,妻子捐献了三分之二的肝脏延续了张晓峰的生命,创造了生命奇迹。

  肝胆外科主任李相成介绍了肝胆中心逐渐成为国际一流的医疗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未来我们将聚焦精准肝胆外科技术、肝胆肿瘤个体化治疗、活体肝移植创新及移植免疫等前沿领域,深化医工研协同创新,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李主任说,“今后,更多患者和家庭将在此项公益基金的支持下重燃生命曙光,这也是一项充满爱与希望的事业,期待为社会带来更多美好。”

  据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1977年成功开展江苏省首例肝移植、1995年成功开展国内首例活体肝移植,2000年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021年开展人工心脏移植……经过40余年的努力,在器官移植、细胞移植、组织移植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突破与成功,移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基金的使用范围包括移植患者手术费用、术后康复费用、 抗排斥药物费用、生活费用等,除此之外也包括对移植患者、家属及相关者人文关怀工作的资助。(宫丹丹 何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