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5月16日电 打造“AI+”教学矩阵、建设人工智能创新校、研发人工智能启蒙课……5月16日,南京市举行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宣贯暨人工智能教育百大场景展示活动,为人工智能进课堂按下“加速键”。

今年4月,南京市教育局发布《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及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百大场景,提出结合南京地域文化和办学特色,构建“五多”课程体系,确保全市中小学100%开设人工智能课程。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平介绍,《行动计划》明确了六大行动目标,包括全面提升学生AI素养、显著发展教师AI素养、持续优化AI课程体系等;部署八大重点任务,涵盖智能基座构建、师资培优进阶、课程开发创新等方面,为南京市未来三年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绘制清晰蓝图,指明前进方向。
交流分享环节,部分区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汇报了三年行动方案发布后的推进情况。玄武区提出建设10所人工智能创新校,优化区域AI教育服务平台、打造“AI+”教学矩阵;南京市力学小学整合校家社资源,研发100节“小米粒人工智能启蒙课”,编制《小学生AI使用伦理公约(儿童原创版)》;高淳区宝塔小学作为郊区学校,结合当地文化打造陶瓷、棕编等传统工艺专用室,以人工智能助力学生社团的作品设计、制作和测评。
现场教学观摩环节,科利华中学现场展示的创学场景《AI互动灯光-城墙智能花灯创意设计》课程,让学生借助信息科技AI教学套件等设备,将创意与技术结合;在趣玩AI多彩体验区,学校以AI互动墙、导航机器人、仿生机器狗、对弈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兼具操作性、趣味性与参与感的校园AI互动体验空间。(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