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青春》杂志社主办的“新大众文艺的青春镜像·第十届青春文学奖颁奖礼”在南京中影星美VIP影城举行。活动吸引全国文学界人士、青年创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共同参与。颁奖礼由《青春》副主编陆萱主持。本次活动由《青春》杂志社主办,南京星数影城有限公司、杭州中数投资有限公司协办,共青团东南大学委员会、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特别支持。
“人性微光”,梁晓声获特别奖
活动现场,《青春》主编李樯为作家梁晓声颁发“青春文学奖·特别奖”,这是继第九届“青春文学奖”后第二次设立“特别奖”。梁晓声笔下从《今夜有暴风雪》中理想主义的青春呐喊,到《人世间》里平民史诗的深情回眸,既有青年一代的炽热与彷徨,也有市井巷陌的烟火与坚韧,在时代洪流中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微光。其中为一代代青年点燃精神火种的文学特质,与《青春》始终坚持扶持青年写作的办刊宗旨相契合。
现场播放的访谈短片中,梁晓声谈起自己与《青春》的缘起、表达了“文学从来就是大众的”的文学观点,并为《青春》与青年创作者们送上了“让文学陪伴青春,让青春回报文学”的衷心寄语。
多元叙事,全球青年笔下的时代镜像
第十届“青春文学奖”下设小说奖、散文奖、诗歌奖暨2024年度十大校园诗人奖和评论奖,本届还首次设立了“丝路青年奖”,共五大奖项,评选出获奖作品26篇(组),其中小说奖5名、散文奖5名、诗歌奖暨2024年度十大校园诗人奖10名、评论奖3名,以及丝路青年奖3名。
其中,西北民族大学的黄传安、南阳理工学院的曹晗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黄人厷、复旦大学的厉佳萱、东南大学来自泰国的白洛洛,分别获各奖项的首奖。本届获奖作品在题材上更趋多元,青年作者在跨学科、跨文化的碰撞中,展现出对汉语写作的深度探索与革新潜力。
圆桌对谈,共话大众文艺新浪潮
活动现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广东省作协主席谢有顺,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敏,著名青年评论家、学者、作家、《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就互联网时代青年作家的创作机遇与新大众文艺理论的研究与建设等话题展开两场深度对谈。对谈由《青春》主编李樯主持。
精准定位,打造大学生自己的文学期刊
青春文学奖设立于1980年,连续五届的举办,见证了无数中国当代文坛大家的成长。2019年,停摆了35年的“青春文学奖”再次启动,定位为全球大学生华语原创写作类文学奖,以讲好中国故事、弘扬青春力量、展示全球大学生华语写作的青春活力为目的,并以扶持年轻人、鼓励大学生创作为己任。
针对大学生群体,《青春》一直没有缺席,并不断调整升级服务。2023年,《青春》改版为“大学生自己的文学期刊”,在第十届“青春文学奖”的评选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16所全国院校的文学院、系,给予了专业指导,为奖项的品质保驾护航。
统计显示,2024年度,该平台共收到小说来稿6546篇,诗歌15854组,散文4359篇,评论1200篇。海外投稿占比12%,呈现出青年文学创作的国际视野与多元生态。
随颁奖礼同步启动的“文学集市”将持续一周,包含诗歌展览、阅读论坛等特色活动。(杨璇 陆萱)
附:第十届“青春文学奖”获奖名单
小说奖(五部)
【首奖】作品:《一棵会飞的树》(《青春》2024年6月刊)
作者:黄传安 学校:西北民族大学
作品:《门》(《青春》2024年3月刊)
作者:王鹏宇 学校:西南大学
作品:《女孩,女孩》(《青春》2024年3月刊)
作者:向珈乐 学校:河南师范大学
作品:《那日木》(《青春》2024年7月刊)
作者:付梓益 学校:湖北恩施学院
作品:《戈多无处不在》(《青春》2024年10月刊)
作者:花壶 学校:厦门大学
散文奖
【首奖】作品:《从前慢》(《青春》2024年8月刊)
作者:曹晗悦 学校:南阳理工学院
作品:《风筝悬在天上》(《青春》2024年1月刊)
作者:一禾 学校:济南大学
作品:《绿萝》(《青春》2024年1月刊)
作者:任深 学校:河北大学
作品:《银杏树下》(《青春》2024年3月刊)
作者:李政豪 学校:北京师范大学
作品:《樱桃包裹着它的核》(《青春》2024年10月刊)
作者:徐佳 学校:南京师范大学
诗歌奖暨2024年度十大校园诗人奖(十部)
【首奖】作品:《房子在我的心脏下雨》(组诗)(《青春》2024年6月刊)
作者:黄人厷 学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作品:《蒸汽船》(组诗)(《青春》2024年6月刊)
作者:姆斯 学校:北京大学
作品:《太阳照在天山上》(组诗)(《青春》2024年2月刊)
作者:安知 学校:新疆大学
作品:《立秋》(外二首)(《青春》2024年4月刊)
作者:莫里 学校:南京大学
作品:《清晨至傍晚的通勤距离》(组诗)(《青春》2024年4月刊)
作者:越子诚 学校:云南艺术学院
作品:《造云工厂》(组诗)(《青春》2024年4月刊)
作者:付炜 学校:香港都会大学
作品:《哦,意义》(组诗)(《青春》2024年5月刊)
作者:衡世敏 学校:四川大学
作品:《什刹海》(外二首)(《青春》2024年5月刊)
作者:覃淑霞 学校:广西民族大学
作品:《在生活失控的日子里写诗》(外二首)(《青春》2024年6月刊)
作者:唐璇 学校:湖南大学
作品:《齐物论》(外二首)(《青春》2024年6月刊)
作者:王伍平 学校:惠州学院
评论奖
【首奖】作品:《未完成的“侦探小说”与已完成的“侦探性”——张爱玲与侦探小说》(《青春》2024年12月刊)
作者:厉佳萱 学校:复旦大学
作品:《江月年年: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构筑世界》(《青春》2024年3月刊)
作者:谭露 学校:首都师范大学
作品:《真的是垮掉的一代吗?》(《青春》2024年9月刊)
作者:朱思妤 学校:浙江大学
丝路青年奖
【首奖】作品:《〈生活的战争〉——我与西巫拉帕的跨世纪文化对话》(《青春》2024年7月刊)
作者:[泰国]白洛洛 学校:东南大学
作品:《休整》(《青春》2024年9月刊)
作者:[马来西亚]马嘉绮 学校:南京大学
作品:《在球拍的影子下》(《青春》2024年11月刊)
作者:[马来西亚]林廷轩 学校: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