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湖光杏雨香,马集深处觅金黄。五月的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马集村迎来了一年中最动人的时节,千亩杏林在吕梁湖的映衬下,如同一幅泼墨未干的田园画卷。金黄的杏果压弯枝头,山间清风裹挟着果香,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体验“伸手可摘自然甜”的乡野意趣。
山水画卷间,采撷“杏”福滋味
马集村地处吕梁湖东岸,背靠苍翠群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马集金杏。这里的杏果果皮薄如蝉翼,轻轻一咬,金黄果肉瞬间迸发清甜汁水,酸甜比例恰到好处,既不过分甜腻,亦不失杏子特有的微酸风味。
漫步杏林间,游客不仅能亲手采摘金杏,还能饱览湖滨沙滩、田园民宿交织的独特风光。“10元3斤,实惠又有趣!”一位来自徐州市区的游客笑言,“孩子第一次见杏树长什么样,边摘边学,比课本生动多了。”
马集村四组组长叶玉发难掩喜悦:“去年天气不佳,一棵树只结四十多斤杏,今年风调雨顺,单株产量翻了几倍,全村总产预计突破60万斤!”丰收的喜悦也感染了果农朱桂华,她家的300多棵杏树挂果累累,“杏子又大又圆,天不亮就雇人采摘,一天能装几十筐!”
从“杏”产业到“杏”经济,乡村焕发新活力
马集村的“杏文章”远不止于采摘。依托杏花节、金杏采摘节等传统节日,村里打造了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游客既可品尝中华红杏、金太阳杏、凯特杏、沂蒙甜杏等特色品种,还能体验湖滨垂钓、沙滩露营、民宿小憩等多元化项目。
77岁的果农马计光种杏20余年,见证了村庄的蝶变:“如今游客越来越多,光是收杏的大客车一天就有十几辆,一车能拉两万多斤。”全村六个生产队中,五个以杏树种植为主业。从散客采摘到批量收购,从“提篮小卖”到“大车远销”,“金杏经济”为村庄注入活力。“小杏果”真正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杏”运乡村,未来可期
2021年,马集村获评徐州市“市级特色田园乡村”,金杏产业的蓬勃发展更让这里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马集村党支部书记卢传龙介绍,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周边设施,推广深加工产品,让“马集金杏”走得更远。
五月暖阳下,马集村的杏林金黄灿烂,游客的笑声与农人的吆喝交织成曲。这片“杏”福之地,正以自然的馈赠和质朴的热情,书写着新时代的田园诗篇。(商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