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眼下正成为海门临江镇的热词。“要真正听到群众心声,镇、村干部要把群众当作亲人、自家人,常常走亲戚、回家,帮助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才能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海门临江新区党工委书记、临江镇党委书记朱健华说。
走街串巷,入户有速度
“以前不清楚政策,办个事项要去镇上跑几趟,现在镇、村干部时不时来到家里,大部分手续在家门口就能办好,方便多了!”丰顺村村民杜大妈喜笑颜开。
听民情,解民意,才能得民心。海门临江镇组织开展“进农户、听民情、解民忧”活动,通过镇、村(社区)干部与群众直接对话,了解群众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和面临的问题,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掌握群众在农业生产、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并详细记录群众诉求,确保问题不遗漏,小事不“小视”。今年以来,已入户听诉2500余人次,收集群众诉求300余条,解决普通诉求280余条。形成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群沟通顺畅的良好氛围。
问民所需,治理有温度
“谢谢,谢谢!我终于不用再为孩子的学习环境发愁了。”朱奶奶是希圣村首批申请“梦想小屋”改造计划的家庭之一。希圣村村干部陆帝在“入户听诉”时了解到,就读于小学的朱同学,父母离异,整个家庭仅靠父亲打零工支撑。当志愿者将“梦想小屋”计划书交到祖孙俩手中时,朱奶奶激动地向村委会连声道谢。
海门临江镇紧盯重大时间节点和重点群体、领域、场所,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统筹镇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人员扎实开展治理服务工作。依托“小事不‘小视’,话事‘临距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项行动,对辖区内所有群体,特别是老弱病残等群体全覆盖,通过点对点、一对一联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确保诉求能迅速响应并得到妥善处理。今年以来临时救助困难家庭4户5人,认定残疾63人。
就地解纷,处理有态度
“没想到烟管改造、墙面破损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以前走在车库外都很担心,生怕年纪大了踩到脱落的墙砖摔跤。”村民丁大妈激动地说道。东升花园是一个安置小区,小区3号楼门前商铺与隔壁住户间因烟管排气排污问题存在矛盾,加之房屋外墙面开始老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海门临江镇为确保问题解决高质高效,建立健全问题入户收集、处置、反馈、销号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干部入户听诉”活动,现场解决一批简单问题。针对涉法涉诉问题,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调解员作用,日常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从源头发现矛盾、稳控矛盾。今年以来,海门临江镇共举办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讲座10余场,服务群众1000余人。
接下来,海门临江镇将持续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营造良好的社会新风尚。(顾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