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产业容量和发展潜力巨大。当前,拥有深厚产业基础和创新动能的高淳区正抢抓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将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深耕高值耗材、体外诊断、康复器械等细分领域,整合资源要素,加快创新驱动,聚力打造具有高淳特色的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盛夏时节,走进高淳区企业南京德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无菌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技术人员正全神贯注地检测一批即将发往海外的微波消融针产品。“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治疗肺结节专用的一次性微波消融针,今年2月刚拿到注册证,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消融针能在CT引导下穿刺到病灶中心,通过针尖微波天线产生的热效应将病灶彻底“烧灼”和消融,达到创口更小、恢复更快的效果。
自成立以来,德文医学科技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聚焦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短短数年便跻身行业前列,以一根消融针彰显“高淳智造”力量,成为高淳区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的标杆企业。
一直以来,高淳区持续推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激发产业创新主体动能,2025年1-5月,净增Ⅲ类证7个、Ⅱ类证17个、Ⅰ类证17个,6款创新产品入选了南京市医保局生物医药创新孵化项目清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实施“小升高”“高升规”及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已投产生产型企业中有43家规上、39家高企、72家科小。为鼓励企业加强创新,高淳还相继出台《关于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措施》等产业链政策,助推产业向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不断迈进。
延链补链,构建产业集聚“动力源”
夏风劲吹,建设正酣。连日来,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南京市重大项目的医疗器械创新载体三期工程正加速推进建设,这座总投资6.6亿元、规划面积15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将于年内分批交付,为全区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19年高淳落子布局,将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紧密围绕医疗器械产业黄金赛道,高标准规划建设了7.78平方公里的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如今,这片科创热土,已成为高淳成长最快、爆发力最强、潜能最大的地标产业,产业集聚“动力源”名副其实。
当产业链、创新链得到深度融合,园区的集聚优势和辐射带动效应得到充分释放,吸引了越来越多医疗器械企业入驻。截至目前,园区累计集聚医疗器械企业800家,其中生产企业196家,是2019年时(30家)的6.5倍,取得产品备案(注册)证647个,是筹建时的9.3倍。
集链成群,链上成景。没有“单打独斗”的英雄,只有“攥指成拳”的生态。从“筑巢引凤”到“固巢养凤”,高淳区正以医疗器械强载体为支点,撬动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崛起。
优化生态,造就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招商政策如何,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特蕾特(南京)口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在考察选址阶段,企业了解到高淳不仅有针对医疗器械产业的优厚政策,还拥有专业的医疗器械产业园,集聚了各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企业。
生机勃勃的产业生态、招商人员的专业热忱让企业选择落户高淳。“医疗器械产业园完善的上下游配套,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正计划新增生产线扩大产能。
强化金融保障机制,培育和招引产业专业人才;持续优化科技贷款审批服务,设立高淳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一企一档”精准服务,“整改清单”靶向施策……以政策引领为保障,依托雄厚产业底蕴和配套能力,高淳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全要素服务保障机制,持续推进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构建“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创新发展”的共生格局。
如今的高淳,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聚链成势、政策服务精准高效,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蓝图不断由“愿景”照进“现实”,正以开放姿态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
在高淳这一方极具产业发展潜力的热土上,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正蓬勃发展,释放澎湃动能。下一步,高淳区将持续优化规划布局,拓展载体配套,创新服务平台,强化产业支撑,全方位打造具有高淳特色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全力助推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顾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