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指导康复训练、手把手教授自主训练方法、面对面开办居家康复知识讲座……今年以来,张家港市大力实施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项目,让出门不便的肢体残疾人、脑卒中患者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免费的专业康复服务,从而减轻了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负担,点亮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60岁的王大叔与脑卒中后遗症抗争已整整2年,站立需要家人搀扶、稳定性差,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穿衣时指尖对不准纽扣、洗漱时拧不干毛巾——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动作,都成为他难以逾越的生活壁垒。对于王大叔来说,生活的“不方便”远不止于身体的限制——无法独立完成基本活动的挫败感如同密布的阴霾笼罩在他心头。
直到今年,残疾人居家康复项目如同刺破乌云的暖阳,让他重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在康复服务团队的专业指导和王大叔及其家人的积极配合下,短短4个月,他的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本紧绷僵硬的肢体逐渐放松,步行时姿态更平稳,从最初的需要助行器和家人搀扶的蹒跚步履,到如今能够在家中稳定地缓慢行走。
身体的好转让王大叔重新看到了希望,他主动向康复师请教居家锻炼的方法。康复治疗师结合他的日常生活能力,设计了剪纸、扭扭扣、捏夹子等每日30分钟“家庭康复作业”,帮助提高其协调能力。“原本还在为出门做康复发愁呢,现在在家就能接受这么专业的康复服务,真是雪中送炭啊!”患者家属感动地说。
在为王大叔这样的残疾人做好上门康复服务的基础上,张家港市还通过完善康复场地和设施设备、举办康复科普讲座、邀请康复专家坐诊等措施,提升11个残疾人之家的社区康复服务质量,引导有条件的服务对象走出家门、融入社区。
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是社区康复的有效延伸,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举措。作为江苏省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项目试点地区之一,张家港市积极探索,精准施策,将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纳入2025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聚焦肢体残疾人、脑卒中患者等出门困难群体的迫切需求,统筹全市残联、卫健等部门及区镇(街道)优势资源,遴选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及澳洋港城康复医院组建专业团队,着力构建“机构支撑、社区辐射、居家延伸”的三级联动机制,将专业康复服务精准送达家庭,全力打通残疾人康复“最后一米”。
截至6月30日,已累计为260名服务对象提供入户康复服务超过1800次,预计年内完成居家康复服务约6000次。下一步,张家港市将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工作协同,全力打造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的“张家港样板”,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张灿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