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怎样过得更有意义?7月6日,南京市儿童“生态文明一日营”系列活动首站走进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来自姜家园小学的学生代表们化身“小小生态观察员”,在钢铁工业与生态环保的碰撞中,解锁“钢铁侠”变身“绿巨人”的秘密。这也是在鼓楼区关工委和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开展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本次活动由许建华校长亲自带队,戴敏副校长、张苏主任、林婧老师以及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志愿者们共同参与。

  知历史

  钢铁工业的绿色转型

  作为全国首家钢铁行业博物馆,梅钢钢铁体验馆成为孩子们穿越时空的“课堂”。志愿者们通过互动屏幕与实物展陈,将历史长卷转化为生动故事。许建华校长现场为同学们讲解:这些环保技术,正是我国“双碳”战略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实践。

  践行动

  从认知到责任的跨越

  在梅钢工业园区的体验让同学们大开眼界。“碳足迹计算器”帮助大家量化日常行为的环境影响,风力发电模拟装置展示了清洁能源的魅力,而虚拟垃圾分类游戏则以趣味形式强化了环保知识。随着“梅钢号”绿皮火车的汽笛声,孩子们乘坐观光火车,透过车窗,领略从“冒烟生产”到“清洁制造”的变迁景观。

  孩子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梅钢工厂。孩子们走进厂区“热轧”“冷轧”2个钢铁冶炼工艺环节,沉浸式了解先进的工业炼钢技术与成果。梅钢的讲解老师向孩子们解说:梅钢工厂从高温冶炼到精密冷轧的全流程工艺。虽然车间内热浪滚滚,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一个个踮起脚尖、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着钢铁生产的每一个神奇环节。

  探未来

  科技赋能可持续发展

  该校林婧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易拉罐大变身”环保科学课。通过实物展示和趣味讲解,同学们了解到铝罐回收能节省95%的冶炼电力,“一个易拉罐的回收相当于节省了看3小时电视的电量”这样的具体对比,让环保理念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让同学们认识到:现代科技不仅是钢铁生产的工具,更是生态保护的利器。

  许建华校长强调,此次研学活动是姜家园小学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实践,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工业知识视野,更有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学校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这类集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特色活动,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植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这次参观不仅让孩子们直观了解了钢铁生产的科学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钢铁人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这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生动课堂,今日必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科学、崇尚工匠精神的种子,明日定能收获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