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三地12345工单互通机制。”“开通运营三地公交班车”“加强三地医疗、教育资源的共融共享”……

  7月9日,位于沪苏交界处的启隆镇毗邻公共空间,上海市崇明区东平镇和江苏省海门区海永镇、启东市启隆镇三地的7位政协委员,与三镇综治专干、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举行“毗邻共融共治”专题协商活动,政协委员们提出的一条条建议深得大家赞同。

  启隆镇、海永镇、东平镇三地相邻,位于崇明岛,语言、风俗和文化有着共同的传承,居民联系密切。为构建三地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启隆镇在沪苏交界处建立了毗邻公共空间,包含有综治工作站、毗邻议事厅、24小时警务室,“上海专席”服务窗口等。如何进一步深化省际边界区域协同治理?三地政协委员主动参与,积极协商,建言献策。

  “启隆镇东部地区居民到东平镇区只有四五里路,但没有公交班车,往来很不方便。”上海市崇明区政协委员、东平镇城运中心主任单琦说,“我准备提交一份开通两地公交线路的提案,希望启东市的政协委员一同提交,促成这一件为民实事早日办成。”

  “孩子上学是一个现实问题,必须高度关注。”南通市海门区政协委员、海永学校党支部书记张泉森说,“如今我们海永学校学额紧张,启隆学校生源不多,建议两地加强联合办学,实现资源整合。”

  “三镇在社会治理上既有毗邻而居的地缘优势,也面临着跨区域协同的独特挑战。”启东市政协委员、启隆镇党委副书记潘垠皞说,这一次专题协商会收集了10多条务实建议,包括就医、上学、公共交通、法律服务、警务协作、服务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下一阶段按照清单跟踪落实协同办理。

  “建立这样一种协同治理模式,是提升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启东市政协副主席袁圣菊说,“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持续助力赋能,把推进三地毗邻共治作为委员履职的重点,加强联动协作,深入调研监督,共同为深化区域协同治理鼓与呼。”

  据了解,启隆、海永、东平三镇政协委员已建立联动机制,搭建履职平台,将共同探索省际边界地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提升区域治理效能。(沈杰 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