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降低贷款利率、减免担保费用、下沉服务网络 ——
“财政+担保”,金融活水润田间
当前,全省农业生产进入夏季田间管理阶段。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但农业产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制约经营主体壮大发展。江苏财政部门通过担保费减免、利息补贴等措施提供政策支持与资金引导;农担机构通过分担风险、下沉服务网络等措施畅通融资渠道——“财政+担保”联动机制,破除资金梗阻,为农业生产注入金融“活水”。
走进南通市通州区圆宏万嘉智慧农业基地的温室大棚,仿佛置身于生机勃勃的果蔬王国。建设智能温室大棚、采购先进的农业智能设备,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负责人王春亮曾为筹集资金愁眉不展。
“今年,南通农商行向王春亮发放180万元的惠农快贷贷款,我们公司为这笔贷款提供了担保增信。”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省农担公司”)南通分公司总经理卢涛告诉记者。同时,南通市财政的农担惠农政策给予其担保费50%减免,并对其贷款利率超过LPR部分给予50%补贴,大大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如今,智慧植物工厂已取得显著成果。不同品种的优质番茄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山姆、麦德龙等大型商超,凭借其出色的口感与品质,赢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为进一步提升帮促工作实效,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更好支持乡村全面振兴,近日,江苏省委驻泗阳县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省农担公司泗阳分公司及合作银行,创新推出农业融资担保费补贴政策。
“建设冷库、订购设备都是不小的投入,如今新增融资的门槛和成本都很高。今年6月,我们通过省农担公司泗阳分公司担保了180万元贷款,享受乡村振兴担保费用补贴政策,减免7200元担保费用。”泗阳鲜甲农业有限公司经营人胡飞说。他是泗阳县从事甲鱼养殖的老板之一,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去年投资新建了一条甲鱼加工生产线。目前,1000平方米的厂房已完工,新增季节性用工20多人,预计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
据了解,工作队首期设立100万元农业融资担保费用补贴专项资金,省农担公司泗阳分公司开发“富民强村贷”特色担保产品。为了精准扶持项目主体,采取分类补贴的形式,即对首次申请农担公司担保的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工作队项目实施清单的农业经营主体、位于经济薄弱村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担保费100%补贴;对其他农业经营主体,给予首年担保费50%补贴,经费补贴采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方式。农业担保费用补贴政策施行近3个月来,已向58户农业经营主体授信担保5268万元。经测算,首期100万元担保费用补贴资金,预计撬动信贷资金约2亿元、受益主体超200户。
“今年以来,泰州推动农担服务从单点突破转向全域联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了可持续的金融支持生态。”泰州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处处长高伟介绍。一方面产品创新驱动,开发“生猪复产贷”“兴农产业贷”“蟹易贷”“农机贷”等场景化产品,精准对接畜牧水产养殖、粮食种植、农机购置、供应链周转等需求;另一方面服务网络下沉:在全市90个乡镇(街道、园区)设立农担服务联络站,依托1430名村干部组建基层联络员队伍,实现农担服务“最后一公里”全覆盖。同时,推广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涉农数据共享实现担保效率提升50%,随着服务网络的持续宣传,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线上渠道申请担保。截至2025年6月,省农担公司泰州分公司累计担保金额突破77亿元,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万户。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省农担公司实现在保规模264.45亿元,在保农业经营主体达3.23万户,其中政策性业务占比100%;自2016年成立以来,公司已累计为近11.0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926.84亿元融资担保服务。省农担公司总经理朱旭东表示,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高,经营主体对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需求迫切。公司通过与财政部门联动,始终采取政策性定位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方式,切实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公司将深化政银担合作,不断扩大担保覆盖面,紧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的战略部署,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提供有力支撑。(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