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岭,这条坐落于南京市鼓楼区的七百米老街巷,因 “高士云集、祥云缭绕”得名,吴贻芳等20余位文化名人旧居散落其间,素有“东有高云岭,西有颐和路”的美誉。曾几何时,它因设施陈旧、空间局促而沉寂,如今却以“有记忆、有温度、有品质”的文化长廊姿态焕发新生。这场华丽转身的背后,是民主党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统战力量深度参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推动高云岭“文化高地建设”的进程中,统战力量主动作为,成为街巷文化提升的重要推手。民主党派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积极奔走呼吁,让高云岭文化提升项目受到广泛关注。彼时的高云岭,不仅名人旧居设施陈旧、光彩不再,亟待系统性修复,公共区域还面临休憩空间匮乏、花池破损等问题,周边居民对打造安全舒适的社区环境、满足日常社交休闲需求的愿望十分迫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省国画院副院长喻慧,自幼生活在这一带,凭借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多次建言献策,提出要契合傅厚岗、高云岭一带承载的文化底蕴,打造特色街巷和文化高地,为项目的推进指明了方向。
在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关键环节,统战力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度参与方案打磨,让设计既贴合文化本真,又满足群众需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社会组织“邻里柿”负责人陶梅钰,此前已在湖南路街道南秀村社区打造了全市首个“社区营造师之家”。在高云岭街巷提升整体设计方案形成过程中,她与民主党派人士、民盟盟员张金风携手,发挥各自专业所长,线下深度参与6轮方案修改,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在“高士集”节点设计中,喻慧提出极具创意的“前后景设计”思路,并手绘草稿,打破了传统展陈的刻板框架。这一创新让街巷墙面摇身一变,成为“超微型社区艺术馆”——高马得 “旧居”展现出浓郁的戏曲画韵,武中奇“旧居”的石墙上凿刻着 “笔如风云”的豪迈,喻继高“旧居”流淌着细腻的工笔画意,让艺术真正走出展柜,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统战力量还积极推动民主协商落地生根,让治理成果惠及更多群众。陶梅钰通过组织居民投票确立空间使用规则,制定《云岭屋管理公约》,让原本破旧的凉亭蜕变为集棋牌角、议事厅、便民墙、声音博物馆(收录买菜吆喝、麻将轻响等生活气息)于一体的“九大功能”复合体,成为民主治理的实体载体。“云岭屋”还设立“云上说”社情民意收集点,环形座榻化身“银龄社交场+民主议事厅”,居民们在此喝茶下棋、共商街巷事务,让民主协商意识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
高云岭的蝶变,是湖南路街道对老旧街巷微更新的成功探索,更是统战力量助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范本。昔日“高士云集”的雅韵,今日已升华为“众人聚力”的壮歌。这条穿越历史时空的文化旧巷,正在统战力量的持续赋能下,向着“文化高地”稳步迈进,也必将为湖南路的复兴写下温暖而厚重的注脚。(韩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