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2025“清华博士南通行”暨“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南通站活动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作为第十五届江海英才创业周的主要活动之一,本次活动以“一路向南 通向未来”为主题,由清华大学、江苏省人社厅、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清华大学研工部、南通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南通市人社局、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承办。
江苏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志远,南通市人民政府领导熊俊,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梁君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曹海锋,南通市人社局局长王一鸣以及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清华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院校的近百名博士和南通本土4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等近200人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上,南通市人民政府领导熊俊致欢迎辞,他指出,南通滨江临海、紧邻上海,是潜力很大的城市。南通聚力打造船舶海工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海洋城市。他强调,南通始终把人才优先作为强市之基,以“人才新政4.0”构建覆盖大专至博士的综合补贴体系,打造从“一张床”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最新发布人工智能与归国人才专项政策,以“最高礼遇”诚邀海内外英才成为南通“发展合伙人”。
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梁君健表示,近年来,南通市与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方面合作持续深化,“清华博士南通行”品牌自2024年启动以来成效显著,首批17名博士生创获8项科研成果,3项落地应用,并获评清华“金奖支队”。今年第二批22名清华博士再次奔赴南通企业一线攻坚克难。随着南通产业平台优势与清华大学人才技术优势紧密结合,相信清华和南通市的校地合作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江苏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志远发表致辞,他介绍了“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是江苏引才的金字招牌,已连续举办二十届。活动聚焦全省“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精准对接人才与产业需求。他指出,南通累计入选省“双创人才”818名、团队58个,国家及省级重点人才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产值破万亿,是海外人才落地江苏的理想之城。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曹海锋作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环境及政策推介。他介绍,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坐拥“通江达海”区位优势,正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3+1”主导产业及未来空天等“3+1”未来产业。他承诺,开发区将提供“有需即应、无事不扰”的金牌服务,设立70亿元产业基金,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600万元创业资助、225万元购房补贴及最长5年生活津贴,全力打造“来者心悦、居者心怡”的创新沃土。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支队长钱业程博士、中天科技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钱蒋锋、归国创业者代表源求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扬,分别结合自身社会实践、中天集团高层次人才招引和创业经历感想作交流发言。
据悉,南通开发区中天科技、惠生清洁能源等13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此次活动,共推出73个岗位、最高年薪100万元招才引智。活动现场,40余位海外博士与中天科技、惠生清能、金源智能、浩力森等企业达成初步意向,留学于博洛尼亚大学的卢博士与浩力森在现场进行了深入对接洽谈,人才背景与企业研发方向高度契合。
当日,受邀的清华学子和海外博士们参加了江海英才创业周开幕式,感受了南通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和浓厚的创新氛围,实地参观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展示中心和中天科技集团科创展厅,实地体验南通开发区新质生产力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和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环境。
活动同时举办了以“AI赋能 智造未来”为主题的“能达杯”人才科创项目路演。今年以来,先后在深圳、武汉、长沙、西安等地举办“能达杯”人才科创项目路演7场次,近百个项目参加路演,30余个项目达成落户意向,已推动落地项目12个。
才至城兴,城优才聚。未来,南通开发区将以此次“清华博士南通行”暨“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南通站活动为契机,锚定新质生产力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明确引才导向,以更精准举措汇聚高端人才与创新资源,为加速打造“通城活力新中心”强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