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元路社区粮食局大院小区内,东南角的“米粒空间”成为夏日纳凉好去处。几张桌子、一圈板凳,党员代表、小区居民摇着扇子、吃着西瓜,你一言我一语,唠起“社区大事”。这是该社区以党员先锋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社区这个月要在咱们小区举办活动,大家希望办成什么样的?”粮食局大院小区5幢党员楼栋长刘庆华抛出话题。“放暑假了,最好能让小孩们参与进来。”“天气炎热,独居老人生活不容易,能否安排一次义诊。”“我们希望多宣传下消防安全,这是头等大事。”……纳凉议事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上元路社区由原来的晓里社区拆分而来,面积约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1万人,居民小区38个。“小区老旧、设施老化,百姓诉求多样,而社区的资源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依托18个党支部的751名党员,创新打造‘红色上元合伙人’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出一条‘熟人社区’建设路径。”上元路社区党委副书记谢楚楚说,社区以房龄40多年的粮食局大院为试点,利用“小区议事会”制度,坚持每周在居民家门口召集小区里的党员、群众、志愿者、物业等联合会商,大家围坐在一起,把问题、意见、畅想摆到桌面上,共同出谋划策。

  小区议事所在地“米粒空间”原来是一处卫生死角,“这个角落收拾干净,可以让大家散步、锻炼、聊聊家常。”此前走访群众过程中,众多居民向党员代表表达了心声。社区党委多次实地查看,到周边小区学习“微治理微更新”案例,与小区居民共同商定环境整治方案。将杂物彻底清理后,社区根据居民需求,将这里设置了议事区、儿童娱乐活动区、科普点位、共享花园,并将其命名为“米粒空间”。“小区部分居民是原来粮食系统的,‘米粒’是粮食的最基本单位,是生活的基本保障,可以给人温暖和满足。”谢楚楚解释说。

  陈荣是一名住在粮食局大院30多年的老党员。今年5月,他在散步时发现,小区里一棵大树倾斜,十分危险。在当晚召开的议事会上,陈荣第一时间反映了这一情况。社区党委随即联系街道综合执法部门现场勘查,并制定方案,第二天便妥善解决了此事。谢楚楚说,社区60岁以上党员占比达62.5%,这些老党员热心随和,熟悉小区情况,在居民心中有一定威望。许多老党员还被选为楼栋长,他们发挥个人所长,积极做好政策宣传、民情走访、邻里协调、环境监督、文明劝导等工作,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

  强化基层党委、小区党支部、普通党员的赋能保障,充分倾听群众诉求,共商治理对策,将群众的烦心事想到深处、抓到细处,自创新推行“红色上元合伙人”模式以来,粮食局大院小区党支部组织水平、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居民自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未来,江宁将继续建好、管好、用好居民议事平台,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效率,让粮食局大院“红色上元合伙人”有效经验推广复制到辖区各小区,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资源有限的基层社区,紧紧抓住党员这支关键队伍,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是撬动治理难题、链接多方资源、建设“熟人社区”、构筑社区命运共同体的最有力支点。“红色上元合伙人”不仅是治理力量,更是情感纽带,连接起社区的过去与未来,推动着“陌邻”走向“睦邻”,最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愿景。(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