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灌云县紧扣“强基工程点燃全民健身热情,全民健身激活乡村振兴活力”的总体思路,以提升基层体育治理能力为核心目标,让“省全民健身强基工程”在灌云大地落地见效,“迎省运”的全民健身氛围愈发浓厚。

  建强人才队伍,夯实体育服务根基

  体育网格员是基层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推动全民健身、增进群众健康中意义重大。灌云县从优化网格员队伍入手,释放其工作效能,提升基层体育服务水平。2025年,结合村居网格员岗位变动情况,及时调整25名,清退10名工作不达标人员并补充新鲜血液,实现327名体育网格员动态管理,确保全县村(社区)全覆盖。其中,党员占比65.7%,这支“红色先锋”队伍为基层体育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为提升体育网格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灌云县开展密集培训为他们“赋能”。4月举办省级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再培训,6月开展两场乒乓球项目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练”模式;7月还将举办2场培训,对全县网格员进行集中轮训,助力他们熟练掌握1-2项体育技能,且全部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此外,通过出台激励政策、设置志愿者及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为体育网格员提供待遇保障,充分调动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创新服务模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针对基层体育社团发展薄弱的问题,灌云县创新管理模式,放宽镇(街)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等组织的注册登记条件,以备案形式鼓励其发展。目前,全县13个镇(街)均成立5个以上基层体育协会,备案民间健身团队超180支,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同时,根据群众兴趣,分类培育广场舞、健步走等特色健身团队,构建起“体育总会-体育协会-健身队伍-体育网格员”的网格化健身组织网络,实现基层体育工作精细化管理,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便捷可及。

  在体育设施建设管理上,灌云县全力推进“城乡10分钟健身圈工程”,截至去年底,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达4.3平方米。今年上半年,为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为相关镇街安装健身路径12套、篮球架11副。建立“规划-安装-维护”全流程管理机制,通过网格员巡检、群众扫码上报、县局抽检“三管齐下”,已维修器材52件,拆除过期器材14套,更新省管护平台照片超300张,确保室外健身器材完好率始终保持100%。

  打造特色赛事,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2024年,灌云县凭借乡村乒乓球基础扎实、氛围浓厚、群众参与热情高的优势,创新举办首届乡村乒乓球超级联赛。该赛事不仅让老百姓主动参与全民健身,更对乡村振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得到省委驻灌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高度认可。它点燃了基层群众的健身热情,打通了全民健身战略在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党群干群关系改善、乡村文化发展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2025年,灌云县在总结经验、完善提升的基础上,在全县329个村(社区)继续举办乡村乒乓球超级联赛。目前,杨集、四队、东王集等7个乡镇的分赛区预赛已顺利完成,计划于8月8日全民健身日,遴选48个村(社区)代表队进入总决赛。“灌云乡乒”的成功举办,紧跟火爆的“苏超效应”,展现了体育与文旅融合的广阔空间。通过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在提升赛事品质的同时,带动基层体育产业发展,培育出一批热心且有能力的体育网格员队伍,助力基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灌云县计划用2-3年时间,将“灌云乡乒”打造成苏北乃至全省知名的体育赛事品牌。

  此外,灌云县围绕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精心策划并举办30多场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吸引近万人次参与,让群众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同时,组织专家、健身达人深入基层开展科学健身讲座与实操演练,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和技能。

  下一步,灌云县在省市体育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推动“全民健身强基工程”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基层体育治理能力,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灌云群众体育工作迈向更高水平。(袁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