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一抹“党建红”与“公安蓝”正交织出基层治理的新风景——淮安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海口路派出所紧密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课题,充分发挥党建“粘合剂”作用,成立由“公安党支部+社区党工委+物业公司党支部”组成的党建联盟,以党建引领构建社区善治共同体,合力托举起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心日子,矛盾在家门口化解,平安在屋檐下生根,服务在心坎里升温。

  红色力量沉下去,基层治理强起来

  海口路派出所在钵池街道马庄社区率先试点,创新“党建+警格+网格”工作模式,公安与社区打破传统壁垒,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将基层警务工作与社区治理事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实现组织生活共过、治理难题共商、服务项目共推,搭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共治体系。

  派出所党员民警辅警纷纷“进网入格”,并将居委会、网格员、楼栋长(中心户长)、平安志愿者中的党员全面吸纳进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同开展起基础信息核查更新、矛盾纠纷排查、平安宣传服务等工作。“这样组建成的社区‘共治联盟’,能够最大限度撬动群防群治力量,党员民警辅警与社区党员结成‘治理拍档’,同坐一条板凳唠家常,同开主题党会解难题,让党的组织力直达治理末梢。”海口路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所长许斌介绍道。

  警民携手织密网,治安生态好起来

  社区一声“平安哨”,民警、党员齐报到。针对海口路辖区特色,街区纠纷多、隐患密的特点,派出所联合30家治安中心商户成立“商家自治联盟”,助力商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社会治理;针对社区治安痛点,社区民警与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义警巡逻队”,点亮“平安灯”,为案事件先期介入、多方联动、快速处置提供重要力量支撑。

  打造“家门口的调解室”,派出所依托社区党群服务站建立的“和事佬”调解室,民警的法治专业与社区“老邻居”的人情智慧珠联璧合,成功化解邻里漏水、停车纠纷等矛盾130余起。智慧安防系统更让防控无死角——小区智能门禁与公安平台联动,可疑人员预警直接推送民警,可防性案件下降4.8%。“看到红袖章和警服一起出现,睡觉都踏实!”夜归的打工青年小李竖起大拇指。

  平安种子播万家,宣防讲堂活起来

  “现在出门散个步的功夫就把防骗知识装进布袋子里啦!”社区王阿姨参加完派出所开展的反诈宣传活动,拿着警察小熊笑着说。

  派出所以“夏季行动”为契机,以电信诈骗、禁毒、溺水、消防火灾等安全为重点,着力打造精准、有效的“警网”融合宣传新格局。平安宣传跳出传统横幅标语,巧妙融入日常生活的烟火气。社区广场变身宣防主阵地:民警带着党员志愿者开设“反诈快乐摊”,在寓教于乐中传递反诈知识;针对独居老人的“敲门行动”定期上门讲解新骗局。平安知识“活”在生活场景里——沿街商家餐桌上印着反诈标语,独居老人门把手上挂着防走失“爱心码”。线上“平安邻里圈”阵地同样火热——微信群中,民警用段子揭秘新骗局,社区书记在抖音发布视频剖析身边案例。这种“滴灌式”宣防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胡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