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江苏省大苏社区治理创新研究院与南京市律师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住宅小区公共收益法律实务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江苏省大苏社区治理创新研究院院长曹军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公共收益问题关乎基层治理与民生福祉,需通过多方协作明晰法律边界、优化治理路径,在法治框架下实现权责平衡。

  会议第一阶段聚焦现状与建议,江苏省大苏社区治理创新研究院副理事长王兴宏,江苏省大苏社区治理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无锡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江苏怡庭物业服务集团执行董事周华宝,南京市秦淮区司法局月牙湖司法所所长庄庆家、南京市物业服务指导中心行业监管科副科长曹瀚,南京市委社工部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处副处长薛飞,从实践角度剖析问题,提出对策。

  会议第二阶段聚焦争议解决,南京市律协物业服务法律专委会委员党月芳律师通过案例,从诉讼角度深入剖析了公共收益纠纷中的三大难点:诉送主体资格认定、时效争议及车位权属界定。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副庭长刘凡表示,公共收益的合理分配与使用是此类案件的焦点,尤其是停车费、大修基金等项目的处置规则亟待明确。河海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广华表示,需厘清公共收益性质,同时要强化对业主知情权的法律保障。南京市天泽苑业委会原委员蒋鹏宇现身说法维权实践。江苏省大苏社区治理创新研究院政策法规副主任明彬律师结合案例剖析法律难点,呼吁完善制度设计。

  与会者一致认为,实现公共收益“权属清晰、管理透明、分配合理”是社区善治的关键,需持续凝聚政府、行业与业主合力。(金华 全义/文 李素东/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