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江北新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花开”烘焙坊,每周都有温馨且充满希望的场景:特教老师耐心指导,一群“小烘焙师”专注学揉面、裱花、烘烤、切果、配饮。他们动作或许稍慢,但眼神里满是对掌握技能的渴望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这里,是江北新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联合益童基金会、江苏存善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及希望残疾人之家共同打造的“存善儿童之家”残障儿童烘焙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一条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康复之路正从这里铺开。

技能筑基,见证蜕变与成长

九岁的明明,因为小时候的一场高烧导致大脑发育受损,被鉴定为智力残障,但他十分热爱烘焙。

烘焙坊记录了他的成长,从乱糟糟的操作到逐渐变得有序独立,全课程的坚持参与让他越来越熟练和自信。明明还在烘焙技能比赛中得了优秀奖。他妈妈也经常感叹明明的变化很大,“以前回家就爱玩手机,现在不一样了,上课认真,还愿意和我一起给妹妹做点好吃的”。在这片烘焙天地里,明明和他的小伙伴们将继续探索自己的职业之路。

2024年6月启动以来,项目以渐进式就业路径推进,首年以适应性训练为主。社会工作师根据残障儿童能力特点个性化评估,定制学习计划。

特殊教育老师负责组织技能教学,引导孩子们熟悉烘焙方法。康复治疗师的伴随,保证职业康复训练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企业导师提供实际应用的义卖机会,让儿童体验市场销售。

绽放光彩,结出累累硕果

“社工+特教+康复+企业”多专业协同模式,使4期26场课程不只是传授技能,还培养残障儿童工作习惯、沟通协作能力和自信心。烘焙坊里不仅有香甜气息,更留下技能成长的印记。

日常的积累,终将在舞台上绽放。6月28日,一场残障儿童烘焙职业技能大比拼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不仅仅是一场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重要的社会融合实践和成果检验。

孩子们将所学倾注于作品之中,从创意构思到亲手制作,独立或在辅助下完成属于自己的烘焙杰作。比赛现场,评委肯定、观众掌声、家长鼓励汇成正向激励,让儿童感受付出的价值与被认可的喜悦。这场年度盛典记录着孩子们从生疏到熟练、从胆怯到自信的蜕变,是他们迈向更广阔天地的里程碑。

多元力量参与,构筑坚实后盾

江苏存善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于2024年设立益童基金会“存善爱心基金”,分项专款支持项目运营,确保师资、原料、设备等教学资源的稳定供应,让儿童接受高质量技能培训。基金会和爱心企业等充满公益情怀的全方位支持,为特需儿童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技能培训,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项目推进的关键枢纽和引领者,江北新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作用,搭建“政企社”合作平台,依托中心“花开”烘焙坊提供培训场所,主导项目的整体规划、协调与监督执行,探索大龄残障少年的职业康复与社会融入发展困境的有效路径,扎实履行儿童保护职责,通过在地专业服务,助力儿童自立生活。

从日常课程的积累到舞台上的风采绽放,从存善公司的资源护航到希望之家的专业服务,“存善儿童之家”烘焙项目始终践行渐进式就业理念。每一份烘焙作品都承载儿童成长印记与社会期许。

未来,江北新区未保中心将持续打磨项目优势,探索场景实操,支持实习、独立就业等进阶式服务方向,整合社会工作师、特教老师、康复治疗师、企业导师等多专业团队资源,帮助残障儿童更好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周锋 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