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南京明孝陵建成620周年、郑和下西洋620周年及明孝陵申遗成功22周年之际,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院、南京市文投集团所属江苏文创等联合出品,博新全宇宙开发制作的《盛世大明・应天寻龙》VR沉浸探索体验项目,将于7月18日在南京明孝陵博物馆首发。这一融合尖端科技与历史考据的创新实践,让公众可“穿越”六百年,沉浸式感受明初南京城的盛世风华。
以科技为笔,复原六百年前盛世图景
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典范,该项目依托东南大学多年积累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果,实现了 1:1 数字化复原明初南京都城原貌及明孝陵、明故宫、明城墙、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四大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复原。
为确保复原的真实性与严谨性,东南大学团队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建模、手持扫描等“硬核”技术,累计完成数百个站点的激光扫描,构建庞大点云模型;结合《洪武京城图志》《明太祖实录》等古籍文献,对照民国照片、现存建筑遗址及考古发现,精准还原建筑细节——小至屋面瓦件尺寸、油饰彩画色彩,大至明孝陵享殿(与明故宫金銮殿同等级)的规制与祭祀场景,甚至因公路迁移的下马坊及神道方位也得以“归位”。
“从建筑台基到彩画样式,每一处细节都有文献、考古数据或现存实例支撑。”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院副院长相睿表示,团队希望通过数字技术,让“消失”的历史场景经得起学术推敲。
以沉浸为桥,让观众成为历史的参与者
步入300平方米的VR体验空间,佩戴头显后,观众便能突破物理限制:或漫步明孝陵神道,解读 “事死如事生” 的陵寝营造智慧;或登临明城墙,寻找13座城门的位置,俯瞰京畿壮阔;或“翱翔”于明故宫上空,感受“居中而治”的礼制格局;或驻足大报恩寺琉璃塔下,亲睹这座“世界中古七大奇迹”的流光溢彩。
720°全景视野与4K超清画质交织,动态光影与环绕音效配合,再加上“有翼神兽”专属导游的趣味讲解,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亲历者”。“当摘下头显,脚下仍是南京的土地,但心中已装下六百年的历史沉积。”明孝陵博物馆馆长王广勇道出项目的初衷 —— 不仅是“看见”历史,更是“走进”历史。
以创新为翼,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
作为东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团队继积累海量数据后的一次创新实践,《盛世大明・应天寻龙》既是对明文化的生动诠释,更是文化遗产“活化”的有益探索。“从杨廷宝先生开始,我们就致力于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相睿表示,项目借鉴《消失的法老》的成功经验,尝试以VR技术为纽带,让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变得“可见、可知、可感”。
据悉,这一项目不仅是明文化传播的起点,更承载着“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的融合路径,让更多人触摸历史脉络,传承文化基因,在古今对话中增强文化自信。(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