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启东市紧扣“人才强市”战略主线,精心打造了创新创业大赛、产学研合作、青年人才招引三大品牌活动,全方位展现启东招才引智的创新举措和丰硕成果。  

“启创杯”十年铸品牌创新创业成果丰硕

7月13日,启东宾馆内气氛热烈。第四届南通江海英才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十届“启创杯”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来自生物医药、海工船舶、先进材料等行业的23个优质项目展开最后角逐。新型高精密智能激光机床项目凭借其创新性和市场前景,从500余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  

“启东完善的产业配套和优厚的人才政策是我们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东疆英才计划’提供的创业扶持、融资对接等全方位服务,让我们对项目落地充满信心。”获奖团队负责人说。本届大赛创新采用“以赛代评”机制,通过搭建高水平竞技平台,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与产业升级联动,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获奖项目可直接纳入“东疆英才计划”扶持范围。  

“启创杯”创业大赛作为启东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展示创新创业环境的重要载体,已连续举办十年,成为汇聚高端人才、赋能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的标杆品牌。十年来,启东市先后于上海、深圳、长沙、武汉等20余座创新创业活力之城举办城市分赛,吸引了来自海内外4000余位高层次人才报名参赛,遴选出200余个优质项目获总决赛奖项,累计推动近百个项目成功落户。“下阶段,启东市将进一步优化赛事体系,精准引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创新创业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启东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校地合作深化产学研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7月11日下午,太原科技大学启东智能装备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启东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这是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研究中心将聚焦智能装备、精密制造等前沿领域,整合太原科技大学在机械工程、自动化等学科的优势资源,结合启东本地产业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自协议签订以来,研究中心依托学校科研资源,已开展6项横向科研项目,取得科研收入200余万元,为启东智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14日下午,启东市还举办了“院士专家启东行”专题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应邀来启考察交流,围绕零碳园区建设的可行性、技术路径及产业协同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并就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达成共识。“启东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基础雄厚,数字化转型潜力巨大。”管院士表示。

“院士专家的到来为我市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新阶段,我们将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启东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据悉,近年来,启东已与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共建关系,共建8个高校研究机构,深入推进“百企联百校”等高质量产学研活动,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00余项,有效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五大行动打造“暖心巢” 青年人才逐梦东疆

7月10-11日,“万名学子南通行(启东站)”活动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30多所知名高校的200余名学子齐聚启东,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体验之旅”。活动期间,学子们实地考察了北沿江高铁启隆段、海四达电源等重点项目和企业,亲身感受启东蓬勃的发展活力。

在北沿江高铁项目现场,沙盘上蜿蜒的铁路线引起了学子们的浓厚兴趣。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的张恩畅同学激动地说:“作为启东人,我亲眼见证了家乡的飞速发展。高铁开通后,启东将真正融入上海‘半小时经济圈’,这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大家实地目睹家乡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硬核”实力与创新活力,“本土制造,科技领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家乡的新能源产业这么发达,这里的科研平台和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王同学笑着说。

近年来,启东市以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契机,创新实施“优智、优创、优居、优享、优越”五大行动,通过聚焦重点产业引才、提供创业全周期服务、建设人才公寓、开通人才班车等,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去年以来,新引进高校毕业生超6000人,才聚东疆的氛围愈加浓厚。“我们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启东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品质。”启东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启东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完善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人才政策,成为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的创业热土、圆梦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