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市民群众参与基层事务、践行文明理念的热情,靖江市滨江新区办事处持续完善“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兑”积分,让广大居民在参与治理中感受到移风易俗、文明新风荡漾,以“小积分”激发“大热情”、“文明分”引领“文明风”。
在容湖社区,“文明积分制”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区面貌。该制度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文明行为量化为积分,不仅点燃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更让文明新风在日常实践中深深扎根。
清晨七点多,同康花苑北区的垃圾分类收集房已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居民们在文明实践志愿者和垃圾分类督导员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我上个月垃圾分类得了26分,现在小区里分类情况比以前好太多了,好多邻居积分都不少呢。”居民唐炳郎的话语中难掩自豪。
容湖社区在同康花苑北区、水岸华府两个小区共设立了3个垃圾分类收集房,住户按规定定点分类投放垃圾,可在《垃圾分类积分卡》上累积积分,每月末进行统计。在积分兑换激励下,越来越多居民投身垃圾分类。不少人还主动请缨成为垃圾分类督导员,协助管理收集房。
垃圾分类积分只是容湖社区“文明积分制”的一个方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维护公共设施、劝阻不文明行为、调解邻里纠纷等都能获得相应积分。这些积分可在社区及辖区内的U家超市兑换商品。“我刚才用参与志愿服务获得的积分兑换了两块肥皂,都是日常需要的,特别开心。”文明实践志愿者闻萍笑着说,这种激励让她更有动力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了。在积分兑换机制的带动下,容湖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超过300人。
“积分制不仅是衡量文明的标尺,更是连接人心的纽带。”容湖社区党委书记黄琴表示,社区将持续完善这一制度,通过多元载体引导居民深度参与社区治理,推动暖心力量从“单向输出”向“双向循环”升级,既提升治理效能,又传递人文温度。
从“小积分”汇聚“大文明”。容湖社区的“文明积分制”让居民在参与治理中收获满满,也让文明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为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陆泓男 钱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