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广袤的水面上,一幅科技与生态交融的画卷正徐徐展开。粼粼波光之上,万千光伏板列阵向阳;清澈水体之下,鱼群悠然穿梭游弋。随着王疃220kV升压储能站项目的全容量并网,这座昔日的“泥鳅之乡”正通过渔光互补项目的全域布局,奋力书写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并进的新篇章。
智能电网破瓶颈 绿色能源强引擎
作为连云港市赣榆区重点能源保障项目,占地73亩的王疃升压储能站犹如墩尚镇渔光互补项目区电网的“智慧心脏”。两座220kV光伏升压站与配套储能电站并肩矗立,构建起高效稳定的能源输送网络。该项目直击制约新能源发展的核心痛点——并网调峰难题,创新应用先进的电能双向转换技术,成功将“看天吃饭”的波动性光伏电能,转化为可精准调控的优质电源,构建起“发—储—调—送”一体化智能电网系统。项目自2024年6月开工建设,仅用不到一年时间便实现全容量并网,跑出了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墩尚速度”。
王疃升压储能站电气专工杨亮介绍说:“自电站建成以来,不仅保障了清洁电力稳定输送,也切实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该项目已成为驱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绿色引擎”,年工业产值达3.69亿元,贡献税收7500万元;年输送清洁电能达10.67亿千瓦时,足以点亮30万户家庭的灯火,满足一座中型城市的绿色用电需求;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超80万吨,相当于种植了数百万棵树木的固碳效果。
“渔光+”串起产业链 强村富民见真章
王疃升压储能站项目,只是墩尚镇渔光互补全域布局中的精彩一子。2023年以来,面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时代课题,墩尚镇党委紧扣传统渔业增收乏力、东西镇村发展不平衡等难题,主动破题、系统谋划,立足特色资源禀赋、抢抓绿能经济机遇,作出了实施全域渔光互补的决策布局。两年来,全镇共布局了华电276MW、东磁640MW、东磁400MW三个项目,项目装机总量1316MW,总投资75.2亿元,占地35056亩,年均发电总量22.312亿kWh,年产值总计8.15亿元,利税1.22亿元。
全域渔光互补项目的顺利实施,得益于墩尚镇创新探索建立“强村公司”新模式。通过组建艾塘湖强村公司,统筹全镇鱼塘资源,整体洽谈签约落地,有力提高了镇、村、民三级主体收益,实现了镇级“输血”向村级自主“造血”的动能转换,为全域全员富裕、未来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财源基础。2024年,墩尚镇29个行政村联合组建农乐强公司,投资78万元建设30个便民候车亭,通过出租180个广告位每年净赚34万元收入;投资冷库项目,年分红12万元,开辟了村级资金投入优势项目新路径。
党建引领聚合力 三产融合展新图
项目实施涉及几千户村民的利益,如何做到推进快、矛盾少?墩尚镇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干部下沉战一线、当先锋,感情赋能听民声、解民困。支部建在项目上,“银发党员调解队”和“青年党员突击队”协同作战,持续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后备干部到项目一线锻炼成长。
项目稳了,产业活了,新的想法又冒出来了,怎么让“渔光”的效益再放大?墩尚镇党委前瞻布局“党建+渔光旅”新业态,依托现有渔光互补项目,谋划塘边农家乐、果蔬采摘园、假日亲子游环线等,让周边农户共享“三产”红利。在市乡村振兴学院指导下,深度挖掘“光伏花海”“候鸟经济”等新增长点,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形成“白天光伏发电、夜晚渔火文旅”的全天候产业链。(伏子扬 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