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依海而生、因海而兴,作为江苏唯一滨江临海的城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特别是南通市崇川区,自古便是船舶制造与航运贸易的重镇。如何立足这一深厚产业根基,为长三角船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崇川动能”?

  7月20日下午,南通市崇川区投资促进局服务靠前,主动作为,邀请区内多家民营企业代表齐聚通港产业园内,通过专家分享、行业对话,围绕船舶设计“通”享会主题,热议技术创新和行业现状,共谋新发展。

  “我们企业迫切需要招引人才,希望能在高端人才引进上给予支持。”“技术人员即将引进来,希望政府能帮助解决入住公寓的问题。”“围绕新产品设计,希望由政府牵头成立行业联盟。”……会上,民营企业代表们分享各自在发展中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江苏惠尔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贵峰表示,自四年前在南通这片热土上播下创业的种子,政府减免企业的办公场地租金、补贴科研经费、开通人才落户“绿色通道”、开展“一对一”专班服务……这些“雪中送炭”的切实举措,让企业有勇气走出舒适区。为应对行业挑战,郭贵峰提议成立“船舶海工设计联盟”,共享三维模型、历史数据库、软件、专家库等资源,缩短单船设计周期,降低软件二次开发成本,为联合投标大项目、攻关AI智能设计奠定基石,把南通的船舶设计品牌推向全球高端市场。

  江苏韩通船舶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部负责人何建军表示,韩通船舶设计公司致力于构建强大的设计团队,以“创新驱动”和“品质至上”的核心理念,推动全球船舶工业向绿色低碳、智能高效转型。他指出,行业发展需要营造开放包容、创新协作的环境,也表达了与政府、专家及业界伙伴深度协同的期望,共同推动船舶设计产业乃至中国船舶工业提档升级。

  来自中船第708研究所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刘振冲,解读了当前国内外船舶设计领域的发展形势和未来趋势,并对南通发展船舶设计产业提出建议。他表示,要明确定位,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搭建平台,营造创新生态;引育并举,构筑人才高地;拥抱数字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强化政策与金融支持。

  “作为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南通理工学院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与协同攻关,形成鲜明的科研创新特色,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在海洋工程领域,已获批‘江苏省海工装备延寿与低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海工结构服役性能提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服务南通海洋强国示范区建设。学校将持续深化‘向海发展、向新突破’战略,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南通理工学院科技与产教合作处副处长王凤琴说。

  会议现场,南通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杨光明认真聆听专家和民营企业代表们提出的关于人才引育、金融支持、平台搭建等关键问题。他表示,船舶行业正处于长景气周期与短期波动并存的阶段,行业内部应“抱团”发展,开展差异化竞争,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推动包括规模扩大、链条延伸,以及软件及AI技术等新方法新工具的应用。南通正在研究相关产业政策,针对船舶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在人才、金融、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将根据企业家和专家的建议不断完善优化,服务好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

  当天,来自南通市海洋发展局、港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崇川区投资促进局、文峰街道、狼山街道等单位的代表和民营企业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寻求助企惠企“更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