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常州市钟楼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积极创新,联合五星街道花西社区党委、新庄村党总支打造“典燃‘新’力”法治服务品牌,引导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成为“法治合伙人”,开辟了基层法治建设新路径。

  法治赋能 “门外汉”变身“宣传员”

法治培训课现场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一场法治培训课上,快递员小陈感慨道。像小陈一样,众多新就业群体正借助系统培训,从法治“门外汉”成功转变为普法“宣传员”。

  培训现场,街道特邀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授课。课程内容紧扣新就业群体日常工作,涵盖《民法典》《劳动法》等基础法律,还结合行业特性讲解涉外卖员、快递员权益的指导性案例。通过系统学习,新就业群体对法律认知更全面,培训效果也在实际生活中迅速显现。

  培训结束后,快递员小马挂上“法治派送员”胸牌,运用刚学到的法律知识,在送件时主动向老客户张师傅介绍消费维权内容。张师傅听后,笑着称赞:“你们现在懂得可真多,这样的宣传太有必要啦!希望以后能多听你们讲讲这些实用的法律知识。”

  五星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司法所长梁银平称,在五星街道,如今像小马这般主动传播法治观念的情形屡见不鲜。自培训开展后,参与法治宣传的新就业群体已达百名,他们凭借流动性强、接触面广的优势,已成为五星街道基层法治建设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园区普法 流动海报“驶”出宣传新路径

快递车成为一道独特的法治风景线

  走进新庄村的富都江南新经济产业园,一辆辆张贴着《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海报的快递车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如一个个流动的法治宣传站,成为园区内一道独特的法治风景线。

  快递员老张是参与此次园区法治宣传的“法治合伙人”之一,他说:“我们每天要在园区穿梭多趟,把宣传海报贴在车上,能让更多企业员工看到实用的法律知识。”。

  老张驾驶着贴满宣传海报的快递车驶入园区一家科技企业。在等待送件签收的间隙,企业行政人员小周被海报吸引,好奇地凑过来询问:“这个《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我们企业有啥好处呀?”老张笑着回答:“这部法律可重要啦!它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到创新发展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坚实保障,尤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能让你们更有底气。”小周听后,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看来真得好好了解一下。”

  新庄村党总支书记陆强介绍:“新就业群体走进园区进行法治宣传,形式新颖,效果显著。自活动开展以来,园区内企业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知晓率提升了30%,相关法律咨询量也明显增加。”

 巧解纠纷 “润滑剂”化解“千千结”

  在花西社区,快递员小徐又多了一个身份——“和事佬”。原来,居民王大妈和邻居李大叔因为公共区域的使用问题产生了矛盾,双方互不相让,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小徐送件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介入调解。

  “王大妈、李大叔,大家都是邻里,理应相互照应,遇到问题不妨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小徐轻声安慰双方,同时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向他们讲解相邻关系的法律规定:“依据《民法典》,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双方若能各退一步,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在小徐的耐心调解下,王大妈和李大叔逐渐冷静,最终握手言和。李大叔笑着说:“小徐这孩子说得在理,以后咱们还是好邻居。”王大妈见状,也拉着小徐的手说:“真要感谢小徐,不然我们这邻里关系还不知道闹成啥样呢。”

  自新就业群体参与矛盾调解以来,社区的法治氛围愈发浓厚,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花西社区党委书记陆毅表示,在此期间,社区成功调解的邻里纠纷数量较以往增长了20%,调解成功率达到95%。新就业群体就如社区和谐的“润滑剂”,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如今,五星街道“典燃‘新’力”品牌激发的活力正源源不断地释放,新就业群体以多元角色融入基层法治建设,凭借自身优势,推动法治宣传“流动”起来,助力矛盾纠纷“软着陆”。未来,这股“新”生力量将持续赋能,为社会和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共同书写基层法治建设的崭新篇章。(吴云杰 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