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玄武区小红梅党建阵地二楼韶音馆内座无虚席,由玄武区委宣传部、梅园新村街道党工委联合举办的“知行玄武”理论宣讲进社区暨梅园新村街道“红梅巷语”理论宣讲活动正热闹开讲。本次宣讲以“奋进现代化 奋力挑大梁”为主题,邀请团江苏省委青年讲师团成员、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团委书记傅智晔与40余名青年党员、学生、社区工作者代表面对面交流,“让青年讲给青年听”,用青春之声讲好青年故事。

  

  理论落地:用“小切口”讲活“大道理”

  “反诈宣传要跑赢诈骗分子,得用群众爱看的方式。”傅智晔警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通过优化短视频文案、直播互动等创新招数,用党的创新理论赋能反诈宣传的故事。他提到,在日均客流达10万人次的商场内,团队通过穿越机载小熊巡逻、特警装备展示等趣味形式举办警营开放活动,现场市民纷纷向小熊招手,周边商户因客流激增忙到“脱销”。这些“小切口”的实践,把政策里的为民理念、工作中的担当精神,揉进群众看得懂、愿意凑过来的热闹里,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理论浸润。

  互动交流环节,学生代表、党员代表纷纷提出“如何用科技手段讲好基层故事”“凡人微光如何汇聚成社会能量”等问题。傅智晔警官以自身经历作答,从比武场上拿第一到反诈宣传能手,从深夜劝阻受骗群众到记录基层民警的闪光瞬间,用行动践行“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奋斗誓言,“青春不躺平,就是要把每个普通人的闪光点变成照亮社会的正能量”。

  

  实境体验:从“宣讲会场”走向“实践课堂”

  作为“知行玄武”理论宣讲的重要阵地之一,小红梅持续深化“红梅巷语”全域大思政实境课堂建设,推动理论宣讲从“固定场所、单向灌输”向“全域场景、实践体验”延伸。通过与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结对共建,汇聚高校教师、新兴领域创业者、一线工作者、红色网络大V、社区老书记等多元力量,组建“教研组”和“讲师团”,立足岗位实践定期开讲,用工作中的“土办法”解困惑、以实践里的“真感悟”传思想。今年以来已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近20场。

  如今,小红梅不仅是宣讲平台,更成为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练兵场”。在这里,“小红梅国际青年学习社”的留学生与中国青少年共包粽子、诵诗词,在端午节“梅美予众”艺术活动中体验中西文化交融;“小红梅雷锋学院”聚合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文化共建及助弱帮扶,让学雷锋“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社区微空间改造”等项目,将居民需求转化为微更新方案,持续焕新街巷空间……这条“奋进现代化”的实践路线,正吸引越来越多力量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长效深耕:让“微光成炬”照亮“奋斗之路”

  梅园新村街道始终聚焦“让理论融入烟火气,让奋斗写进生活里”这一命题,通过“理论宣讲+实践服务”,将看似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行动。本次活动正是玄武区深化“知行玄武”理论宣讲品牌建设的缩影——通过搭建越来越多的“基层讲给基层听”的互动平台,不断推动理论宣讲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共鸣”,让党的创新理论在街头巷尾落地生根。

  

  下一步,玄武区将持续拓展“知行玄武”理论宣讲矩阵,以小红梅等深受青年喜爱的阵地为支点,将更多“小而美”的青春故事转化为理论传播的“活教材”,以奋斗之姿激发更多平凡岗位上的青春动能,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玄武新实践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