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025年连云港市“绿润童心·蔚蓝港城”环保夏令营正式开营,来自全市各地的30名中小学生及家长代表踏上了这场融合科技探索与自然教育的绿色探索之旅,以实际行动践行“美境行动”。

  上午,营员们首站抵达江苏方洋水务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营员们依次参观了石化基地安环中心及科技展厅、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的人工湿地现场和研发中心,近距离观察了“一企一管、一企一罐、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污染治理体系,了解了园区工业废水如何通过分质处理达标后实现污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充分满足基地内企业需求,达成70%再生水回用的国内领先成绩,为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绿色基因”。在目睹了出水景观池内水质清澈、鱼翔浅底后,营员们纷纷赞叹不已。

  随后,大家走进连云港石化科技馆,该馆以其宏大的规模、前沿的科技展示以及丰富的石化知识内容,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科技馆内,通过丰富多元的展品、生动直观的演示以及专业讲解,孩子们系统地学习了石化工业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沉浸式感受科技之光、化学花园、焕化世界、超级材料和绿色星球等现代石化科技魅力,消除了营员们“谈化色变”的想法。

  夏日炎炎,营员们手中的矿泉水马上就要见底了。“喝完的矿泉水瓶别急着扔!只需简单裁剪和装饰,就能变身实用又个性的笔筒!”午间休息过后,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手工制作活动在营地展开。营员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废旧矿泉水瓶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汉堡笔筒”,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融入到创意实践中。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不仅习得了劳动手工技能,懂得了废旧物品再利用的道理,也用实际行动诠释“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环保理念,强化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

  在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馆内,在李士虎教授的精彩讲解下,海洋馆陈列的上千件海洋生物标本、五彩斑斓的矿石、沉睡亿年的化石无不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和生命的珍贵,而那三米长的中华鲟标本引发孩子们对生命演化的惊叹;一块见证了地球的诞生与变迁的40.1亿年前的古老岩石,更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浩渺与生命的奇迹。参观过程中,李教授还对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此次研学之旅,不仅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孩子们在惊叹于海洋的壮丽与神秘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海洋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

  夕阳西下时,队伍抵达锦屏农业科技园。工作人员以手中的树叶入手讲解树种的特征和作用,将生物多样性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孩子们专注地聆听着它们的生长故事,一会跟树上的金蝉打招呼,一会被“巨大的蒲公英”所吸引,一会为“浑身刺的皂荚树”所惊讶……跟随工作人员的步伐,大家一同漫步于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各类乡土树种,感受乡土树种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工作人员一起揭开繁育中心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神秘面纱。离园前,每个孩子都领到了一盒小植栽,负责人笑着说:“这是‘生态种子’,希望你们把它种在家里,给它浇水、施肥,看看它会长成什么样的精彩,然后记住今天看到的绿色故事。”

  结营仪式上,孩子们分享了自己在夏令营中的收获和感悟。一位小营员激动地说:“这次夏令营让我大开眼界,我以后一定会更加爱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暮色中,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一身泥土香,孩子们结束了一天的旅程。

  本次活动的开展是连云港市践行江苏美境行动的生动体现,未来,连云港市将持续深化环保科普研学活动,通过系统化打造科普品牌活动,构建“沉浸式感知、立体化认知、实践型探索”的体系,提升新时代青少年对环保的认知维度与科学探索能力,让绿色科技理念在青少年群体中生根发芽,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力量。(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