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一场以“探寻红色印记 感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凤城思政 City Walk”主题活动正在火热开展。如今的思政教育不再只是校园内的课堂教学,海陵区通过“行走式”课堂,带领青少年走进历史现场,聆听红色故事,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入感受革命历史,让红色基因在行走中悄然融入青少年们的心中。

  一堂“会讲故事”的思政课

  活动伊始,城中街道税务社区的红色思政课堂率先开讲。“凤娃”红色故事宣讲团的小宣讲员们带来《凌晨的反击》《断头将军陈中柱》等海陵本土抗战故事,用同龄人的视角再现烽火岁月中的英雄壮举;青年志愿者于超老师则通过生动讲述《小英雄雨来》《放牛娃王二小》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少年英雄在抗战中的机智与担当,让革命精神在故事里流淌,让爱国种子在互动间萌芽。

  用脚步丈量红色地标

  课堂之后,青少年们在特邀班主任周青青的带领下踏上“红色足迹探寻之旅”。首站走进陈毅、朱克靖谈判旧址,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在复杂局势下坚定信念,展现智慧与大无畏精神的革命品格。队伍步行至梅家旧居,通过详实的讲述让青少年们了解到梅氏家族深耕地方文化的百年传承,聆听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在革命年代以艺术为刃、支援抗战的动人故事,让“家国情怀” 从历史课本走向现实场景。

  在中共独立支部纪念馆内,泛黄的文件、珍贵的实物展现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讲解员的细致解说让青少年读懂“星星之火何以燎原”的深刻含义,更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洪流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在古今对话中传承文脉

  行程的最后一站来到学政试院,青少年们仿佛穿越回古代科举现场。透过考场陈设、科举档案,感受泰州地区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在这里,“十年寒窗”的坚守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活动总结环节,孩子们分享行走感悟,特邀班主任鼓励青少年们要将今天所学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好少年。

  此次“凤城思政 City Walk”活动是海陵区“大思政课”建设的缩影,这样的创新方式旨在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课堂边界,让红色地标成为“活教材”,让历史故事成为“催化剂”。当青少年的脚步踏过革命先辈走过的路,当稚嫩的目光掠过承载记忆的文物,思政教育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血脉的力量。

  海陵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凤城思政 City Walk”系列活动,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推动思政教育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同时,进一步放大“凤娃”红色故事宣讲团的影响力,让青少年从受教育者变为传播者,激励广大青少年在行走中感悟初心,在实践中担当使命。(秦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