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海洋生物医药破局出圈,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市聚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地标——

  跨江拓海,探寻无限“生”机

  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做法;聆听专家报告,了解产业前沿动态;签署合作协议,拓展更宽领域合作……作为江海英才创业周系列活动之一,22日,南通市县联动组团赴沪,举办南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上海)合作对接会暨产业人才项目路演活动,与上海知名科研院所专家、投资机构、生物医药企业及高层次人才代表展开深度“链接”。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南通市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五大重点攻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将海洋生物医药作为牵引性、高成长性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聚链、成群、建圈,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新地标呼之欲出。

  向海,开拓生物医药新蓝海

  眼下,在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内,华藻(江苏)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海洋生物产品及药用辅料生产基地项目正加紧主体结构施工。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生产海藻酸钠、岩藻多糖、海藻晶粉等多种海洋生物产品。

  海洋是生物医药的蓝色宝库。南通坐拥8949平方公里海域、276公里海岸线,拥有长江淡水和海洋咸水交汇形成的独特生态环境。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成为南通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所在。

  勇拓海洋医药新蓝海,南通企业已在细分赛道上竞相发力:海糖(江苏)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海洋寡糖类新药研究,建成海洋生物酶实体库;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专注甲壳素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其申报的“水生动物多糖医药转化的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独特的海洋资源禀赋,也让南通逐步成为上海、苏南等地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国内外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战略布局的首选地。

  此次,上海纤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来到南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上海)合作对接会进行路演。“我们是一家专注纤连蛋白研发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南通海洋资源丰富,与我们对生物活性材料的研发追求非常契合。”纤连生物副总经理贾秀秀说,希望通过活动链接南通的原料厂家、技术合作方等核心资源,推动1—2个项目迅速落地。

  跨江,强化产学研高效协同

  上海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紧邻上海的南通,在沿江转型发展中率先破局,通过制度创新引领和生态赋能驱动,实现了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协同。南通市的江苏鸿之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已从中尝到甜头,通过与国内多家高校院所合作,公司产品工艺逐步成熟。“随着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扩产,市场、供应链趋于稳定,接下来我们要集中力量进行创新药的研发。”此次公司董事长丁志富专程来到对接会,与上海知名科研院所的专家展开交流,寻求合作。

  对接会上,江苏珂玛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珂玛麒是一家提供新药研发临床前CRO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创新药物研发企业,也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珂玛麒董事长庄永杰透露,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动物繁育基地计划今年下半年正式运营,将为新药进入临床试验把好关、铺好路。

  上海海洋大学长期专注于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已建成临港新片区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型平台等一批重要科研平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上海海洋大学与南通的交往日益密切,先后与数十家南通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

  合作对接会上,南通市相关部门、板块、企业与上海海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项目签约,将围绕中试基地共建、战略合作和产学研联合攻关等多领域,进一步拓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以需求为导向,我们可以对接相应的技术,赋能解决产业难题。同时,通过合作平台也能更好地展示技术成果,有利于产业化推广应用。”上海海洋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松林说。

  聚才,“全程伴随”创新赋能

  走进海门临江新区的江苏礼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车间,产线上正在生产鱼鳔多肽原料。礼达生物是国内外唯一一家能生产和使用鱼鳔活性多肽原料的企业,公司总经理郑超博士先后入选海门区“东洲英才”、南通市“江海英才”、江苏省“双创”人才,在他看来,“南通不仅区位优势好,政府也非常重视和尊重人才,从项目落地、企业经营到员工生活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照,我们就选择了在南通创业”。

  像郑超这样的高端人才,是南通生物医药创新能级持续提升的关键一环。随着跨江融合战略红利加速释放,创新要素高效流动,目前南通生物医药产业80%的高层次人才均来自上海和苏南地区。对接会上,如东县、启东市、崇川区、海门区作专题推介,诚邀各界英才选择南通这片创新创业热土,携手打造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现场感受南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仔细了解各专业特色园区的建设情况,上海水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心潮澎湃。“我们有几十位教授组成的人才团队,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他表示,公司不仅为企业提供研发指导和培训,还将作为地方政府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智库”,为南通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提供智力支撑。

  聚力打造长三角北翼最具标识度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标杆,当前,南通市正重点攻坚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物制品、海洋医药、高端器械等领域,做强做优专业特色园区,构建“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临床试验—中试熟化—创业孵化—产业化和市场应用”的产创融合闭环。

  “我们努力营造‘审评最快、服务最专、监管最暖’的发展生态,‘全程伴随’人才在通创新创业。”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加明表示,将聚焦重点研发药械产品和项目,在临床研究、许可检查、检验检测等关键环节建立“前置服务”机制,进一步缩短产品研发上市周期;用足用好市场监管创新服务“工具箱”,全力当好企业专利布局、国际认证、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金牌导航员”。(王玮丽 沈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