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海口路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总能看到一位面带微笑、办事利落的女民警,让群众抱着期望来、带着满意返。她叫陈海涛,中共党员。
她热爱公安事业,把热情服务送到每一个前来办事群众的心坎上,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公务员”,立个人三等功,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被评为淮安市“文明典范服务窗口”;作为军嫂,她守小家、顾大家,全力以赴支持丈夫安心服役、建功部队,为国防事业贡献了“军警家庭”力量。
派出所辖区商贸繁华、交通发达,常住人口约4.3万人、暂住人口约1.8万人,是全局最繁忙的综合服务窗口之一。“窗口无小事,在法治的框架内接待好、服务好群众,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公安惠民的‘红利’!”陈海涛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以最优服务、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回应群众的新期盼。
“外省籍的居民可以在淮安申请更换身份证,要在实际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办理;护照更换要去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办理;改名字不能跨省办,必须回户籍地办理……”王女士是外省人,在淮安开办企业。7月18日,她因身份证、护照快要过期了,就打电话给派出所,陈海涛几句话就作了权威的解答,同时提出“非必要、不改名”的建议,这让王女士感慨不已:“一个电话几分钟就解决了我的疑惑,也让我感受到这里的营商环境太好了!”
去年6月,周奶奶因填错了出生年月导致退休推迟。无奈之下,她向派出所求助。陈海涛全面了解了周奶奶的情况,专门联系她的原户籍地派出所,并驱车百余公里前去核查,最终找到了周奶奶的原始户籍档案。陈海涛迅速整理年龄更改材料并上报审批。很快,周奶奶就拿到了新的户口本及身份证。事后,周奶奶专门定制了一面印有“真诚为群众解忧,热情为人民服务”大字的锦旗,赠送给了陈海涛。
陈海涛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点对点”上门服务;在办证高峰期,落实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绿色通道”等措施,全方位、多渠道提供惠民服务。近三年来,陈海涛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80余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今年5月,陈海涛收到一条紧急的信息:即将满16周岁的小刘面临中考报名,身份证办理“卡”在“监护人确认+出生证明”的“双重”门槛上。“绝不能让孩子因‘办证难’影响到学习、考试和生活!”陈海涛多次走访学校、社区,最终联系上了孩子的姑姑,详细地解释了政策要求和为孩子办理身份证的重要性。姑姑被民警的真诚和执着所打动,告知民警小刘的父母离异,现跟随大伯在外市生活。姑姑主动与大伯联系,约好时间让孩子返淮办理身份证。姑姑非常感激地说:“公安民警真心为群众着想,前后打了7次电话和我商量,在周末特意加班,谢谢陈警官!”
在陈海涛的带领下,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年均办理各类户籍事项1万余人次,其中迁入迁出4000人次,出生入户400余人次,死亡注销150余人次;整理各类户口档案200余卷,解答政策8000余次,处理群众工单100余件,身份证办理 60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100%。(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