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镇人大开展的‘聚民意、惠民生、助民富’代表行动,我种植的10多个大棚的西甜瓜,每个棚收入一两万元没问题。”望着大棚里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甜瓜,丰县师寨镇村民王斌说。
近年来,丰县师寨镇人大代表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助推特色产业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丰县师寨镇切实发挥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积极建言献策,通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联动,广泛开展人大代表“聚民意、惠民生、助民富”行动,全镇108名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履行职责,进村入户,听民声、聚民意,协调解决群众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师寨镇人大围绕创特色、塑精品、树品牌,全力推动贾庄村350亩特色农产品设施基地,建设高标准设施大棚170个,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新优势。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基地,创新推行“人大代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模式,建立了特色产业联盟,提升产业集聚效应,不仅为周边村民创业就业机会,还通过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标准化种植技术,同时培育了一批新农人和农创客。
为了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师寨镇汪屯村人大代表汪恒迪通过深入调研,多次考察,立足本村菌光互补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好“棚下经济”,通过“人大代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探索发展羊肚菌产业。目前,该村建成羊肚菌产业园1000余亩,带动劳动力就业100余人,人均每月收入2000多元。
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师寨镇大力打造农业强镇,立足特色资源,精准发力,深挖“土”资源,彰显“特”优势,形成以“食用菌、瓜菜”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多点开花,激活了美丽乡村建设“源动力”,为群众铺就了增收“共富路”。(张洪亮 胡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