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子弹穿越南方》新书分享会在南京栖霞可一书店举行,本书作者汤成难与特邀嘉宾青年评论家何同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婧一起座谈,共同与众多读者分享了新书的创作经历和心路历程。
《子弹穿越南方》是扬州作家汤成难的中篇小说集,收录的十篇小说围绕现代人生存困境展开。作者以克制冷静的语言,照出日常生活中深受社会捶打的小人物,关注他们的命运和出路,无奈与坚守,揭开底层生存的残酷真相,串联起一曲关于存在、牺牲与救赎的荒诞交响。
作为汤成难的第七部小说集,本书在题材上聚焦“精神困境”,与作者中年阶段的生命体验密切相关,主要是中年视角下对生命状态的片面理解与思考;同时,创作重心从对物质苦难的关注转向对精神困境的探讨,关注现代人在忙碌与欲望中对生存意义的迷茫。
本书作者在结构上更用心、大胆,突破了以往偏于情节试验的风格,进入叙事更为沉着的稳定期。部分作品融入悬疑、科幻、超现实等技法,通过虚构非个人经验的题材,探讨阶层、职场、伦理等宏大命题,兼具时代隐喻与思想深度。
在分享会上,何同彬引用欧阳江河对“中年写作”的描述,指出该书写作核心是在“累累果实与迟暮秋风、已逝之物与将逝之物、责任与自由”之间的张力中,以“回忆录的目光看待现存事物”。使得汤成难的作品呈现两个维度:凝视当下,聚焦时代困境;回望过去,通过乡村叙事构建 “记忆博物馆”,将故乡与异乡叠加。
汤成难在分享中表达了自己在写作中的体会,时代困境源于物质发展与精神需求的错位。人类本真需求极简,却被欲望与忙碌裹挟,陷入“不知道为何忙碌”的焦虑。小说中人物尝试通过远足、自然、回忆等寻找出口,但这些出口往往是 “镜像”,中年人的困境恰在于 “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出口”,却始终在追寻中反思生存意义。
本次分享会,三位嘉宾围绕《子弹穿越南方》这本新书通过深入交流,探讨了中年写作的困境与回望、乡村叙事的情感与美学、写作的持续性与文学价值,展现了汤成难以 “温柔的讲述”直面时代与生命的创作追求,以及文学在焦虑时代中不可替代的慰藉力量,热烈的互动让在座的读者深有感触。(张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