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经贸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南通外贸逆势上扬,交出亮眼“成绩单”。据南通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9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增速领跑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1%,在全省继续居第4位。
数据强劲增长的背后,既有南通外贸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加持,更有专业活动、政策红利、服务优化这三重动能共同构筑的竞争新优势,精准赋能释放市场潜力、激发企业活力。
活动赋能 企业精准对接国际市场
在南通优棉濠晨纺织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即将发往中东的高档酒店家纺用品。
“刚参加完‘南通名品海外行’南非站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当地需求,更与非洲品牌建立了直接合作渠道。”公司负责人高群告诉记者。这家拥有20年历史的家纺企业,一直以来深耕酒店家纺用品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和中东市场。今年上半年,企业密集参加泰国、沙特、迪拜等地的专业展会以及广交会,实现老客户巩固与新市场开拓的双丰收,订单量也创下历史新高。
优棉濠晨的“出海抢单”是南通外贸企业积极拓展新市场的缩影。今年上半年,我市商务部门累计组织800多家次企业参加40余场境内外国际展会,开展5场“南通名品海外行”专题活动。“政府牵线、企业唱戏”的模式,有力帮助企业扩大“朋友圈”。南通对东盟、欧盟、中东、中国香港进出口分别增长19.3%、29.2%、23.1%、96.9%,合计占比48.7%。
“我们提供的不是简单的展会组织服务,而是打造全链条的体系服务。”南通市商务局外贸处处长黄玥介绍,商务部门今年重点推出“一展一策”个性化服务,涵盖展前市场分析、展中精准对接、展后订单跟踪全流程。
烈日下,启东跨境电商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满载货物的叉车穿梭不息。这里汇聚了电动工具、家具制造、食品加工、机电科技等领域的众多企业,自去年底落户以来,产业园已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2.2亿元。
以启东跨境电商产业园为代表,南通跨境电商领域活力迸发。今年上半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激增78.8%,规模稳居全省第四,其中跨境电商进口(“1210”保税备货模式)规模居全省首位,占比超五成。电商赋能、海外仓对接等50余场活动让更多资源释放与生产需求“双向奔赴”,野莓平台华东区域运营中心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下半年,我市将持续推进15场“南通名品海外行”活动,重点拓展新兴市场,并全力办好第四届跨境电商选品会,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国际需求。
政策红利 部门协同激发市场动能
江苏瑞恩电气有限公司内,满载变压器的货柜完成最后检查——这笔500万元的订单,即将为东南亚市场注入“海安制造”的能量。“得益于展会补贴、原材料采购、产业培育等多项政策支持,公司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0%,进一步开拓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并持续深耕美洲市场。”瑞恩电气国际贸易部部长严进介绍,企业全年出口目标提升至6亿元,较去年翻番。
瑞恩电气是南通政策赋能企业做大做强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我市推出稳外贸稳外资一揽子政策措施,涵盖稳定贸易规模、优化结构、强化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例如:对企业参加省重点和推荐展会、参加“南通名品海外行”展会项目、参加跨境电商选品会、获评省重点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分别给予扶持,此外,企业自主投保出口信保保费扶持提升至50%。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充分激发出口活力、减轻企业压力,为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更多动力。今年上半年的广交会上,科技含量成为南通展团最醒目的标签,新产品占比超七成,技术溢价效应显著,梦百合家居、铁人运动用品、裕普运动等企业还在海外市场构建品牌矩阵,完成从代工生产到自主品牌孵化的转型。
“政策红利让我们在全球化布局中如虎添翼。”崇川区某集成电路测封企业报关部部长表示。这家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企业,旗下共有6家子公司,常常需要将芯片发往集团其他子公司进行组装。“在南通海关的指导下,我们通过‘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实现了集团内部保税料件的自由流转,显著提高了运营效率。”
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离不开海关惠企举措。上半年,南通海关落实东盟、RCEP、中新、中智等十余项优惠原产地政策,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20340份,签证货值8.66亿美元,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同时,推广7×24小时预约通关、预约查验、抵港直装、船边直提等惠企政策,让企业整体通关时间压缩95%以上,为“南通制造”出海按下加速键。
多部门协同打出政策组合拳,有效推动南通外贸结构的优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通一般贸易进出口1369.8亿元,增长14.9%,占比68.5%;加工贸易进出口549.1亿元,增长30.4%,占比27.5%,呈现“双轮驱动”的良好态势。
服务升级 政企联动打通出海通道
“一年前,我们还在考虑如何进一步打开东南亚市场。”江苏日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流水线嗡嗡作响,工人们正在调试一批智能吸尘器,这些即将发往新加坡的高端吸尘器,较传统型号更受市场欢迎。公司总经理沙海龙向记者坦言:“多亏商务部门定期带着市场调研、渠道建设等专业服务上门,我们的产品才能成功在东南亚市场占领一定份额。”
我市构建的“三张清单”服务体系,正成为外贸企业突破市场桎梏的关键支撑。“我们建立包含100家重点外贸企业的动态数据库,每季度更新经营数据,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黄玥介绍,以日新电器为例,不仅提供市场调研报告,还协助对接优质渠道商,并指导完成产品认证等全流程服务。此外,建立重点产业监测清单,对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开展全链条诊断;完善风险预警处置清单,建立中美关税战等专项应对机制。
“4月份的关税政策宣讲会解了燃眉之急。”南通某机电企业外贸经理表示,在中美关税战加剧之际,商务部门不仅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宣讲分析,还帮助企业争取相关合规豁免。仅4月份,市商务局就组织12场重点企业座谈会,覆盖900余家企业。
精细化、精准化服务,有力推动南通外贸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南通高技术产品出口274亿元,同比猛增65.8%,占全市出口比重提升5.8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出口增长177.4%,电线电缆出口增长321.3%,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9.7%。
活动、政策、服务三重动能持续发力,为南通外贸注入强劲“韧实力”。下半年,南通将继续聚焦稳住主导行业与重点企业,拓展新市场、新业态、新增量,不断巩固外贸回升向好态势。 (刘璐 吴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