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上午,2025 风能国际合作技术交流暨风能专委会成立活动在江苏射阳千鹤湖酒店举行。来自行业专家、企业精英齐聚黄海之滨,共同见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风能专委会(下称 “风能专委会”)的成立。
作为活动举办地,射阳的风能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成为关注焦点。地处黄海之滨、江苏沿海中部的射阳,拥有107.8公里黄金海岸线和5300平方公里广阔海域,近远海可规划风电装机容量达1410万千瓦,位列江苏省第一。其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7.6 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达3000-3600小时,是全国海上风电开发条件最优的区域之一。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射阳锚定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零碳产业园区为核心抓手,全力打造风电全产业链。
近年来,远景、中车、亨通等33家行业龙头企业、世界500强及上市公司相继落户射阳,逐步构建起集研发、制造、检测、运维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目前,射阳正推进远景能源、中车智造等5个百亿级“智造产业园”建设,同步推动蓝水海工、正道柔性管道等27个在建、拟建项目,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向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目标稳步迈进。
在产创融合方面,射阳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深度联动,建成陆上试验风场、海洋装备仿真实验室等关键设施,拥有国家级CNAS、CMA实验室资质,为风电装备企业提供“家门口”的国家级检测认证服务。
风能专委会的成立,是射阳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长期深度合作的延续与升级。作为全球前列的认证机构,CQC在风能领域的检测检验、绿色评价、技术认定具有权威性。
近四年来,射阳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从共建新能源创新基地起步,到CQC首个县域级分公司落户射阳,再到联合打造“风光氢储充及岸电”装备实证基地,合作不断深化。此次合作成果丰硕:射阳基地先后承担2项国家标准、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助力园区获批省级绿色园区、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联合TÜV南德建立战略合作,构建起园区及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认证体系;牵线中检集团欧洲公司设立零碳产业园驻欧联络点,推动本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从技术研发到检测认证,从标准制定到国际合作,CQC与射阳的合作已渗透到风能产业的全链条。”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央地合作典范”模式,为风能专委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风能专委会的成立,被视为射阳风能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据介绍,专委会将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国际合作三大方向,为射阳乃至全国风能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与资源对接。“专委会将成为连接高校院所、企业、科研机构的纽带,推动风能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专委会整合全球前沿技术经验,助力射阳在大尺寸叶片、大兆瓦风机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同时推动风电装备碳足迹国际互认,提升“射阳造”的全球竞争力。
活动现场,TÜV SÜD射阳实验室正式挂牌,进一步完善了射阳风能产业的国际检测认证链条。该实验室将为本地企业提供符合欧盟等国际标准的检测服务,加速风电装备出口东南亚、欧洲市场——目前,射阳风电装备已获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订单,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当前,射阳正承担江苏省首个“零碳产业园试点建设”使命,以绿色产业为“内核”、数字技术为“底座”、可再生能源为“支撑”,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园区厂房、公共建筑已实现分布式光伏全覆盖,建成全市首个企业侧储能,工厂绿电覆盖率达90%;正在建设的大连重工、银宝麦芽等企业智慧微电网,将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我们将以风能专委会成立为契机,深化与CQC的合作,聚焦‘高比例绿电供应、高质量产业培植、高水平绿色引领’。” 射阳县委书记王宁表示,射阳计划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实现园区全时段100%绿电供应;布局国际门类最全的新能源装备检测认证大基地,推动产品国际多边碳足迹标识互认;同时为企业提供碳核算、绿色金融等全周期服务。
从黄海之滨的资源禀赋,到全产业链的扎实布局,再到国际合作的开放姿态,射阳正以风能专委会成立为新起点,加速打造全球风能产业创新高地与绿色转型标杆。正如活动现场多位嘉宾所言:“风起射阳,必将吹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新未来。”(张学法 成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