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群大学生在陕甘宁黄土高原的油田管道旁,紧盯着手中的终端屏幕——他们自主研发的DN100竹节蛇形漏磁内检测器在地下管道穿行后,带回小管径油气管道智能检测数据。
DN80-DN100管道在石油行业被称为能源“毛细血管”,承担着油田内部集输的关键任务。在长庆油田,数千公里小管径管道纵横交错于地下,传统检测技术难以应对其复杂走向与狭窄空间。
常州大学小管智探团队从双创课堂出发,历时数年攻关,研发出DN80-DN150管径的Bask系列竹节蛇形漏磁内检测器。2025年,这项创新成果走进长庆油田,在第十一采油厂的复杂工况中展开实地检验,圆满完成1条DN100小口径输油管道(2.5公里)的漏磁内检测任务。(陈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