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遇好书”——2025在盐城市图书馆“与作家共享阅读时光”活动举行,近600名线上自主报名的中小学生、读者代表们参加活动,部分外地读者慕名专程赶来,北京大学教授、知名作家曹文轩与他们共赴一场点亮阅读与写作的文学之旅。

  活动开场,新时代江苏好少年、亭湖初级中学学生徐钰淇和盐城工学院学生荀晟带来作品《落叶》的精彩片段分享。

  曹文轩作《阅读是人生的基本功课》主题讲座。台下读者凝神倾听并不时记录。曹文轩将他数十年来对阅读的思考凝练成十二个深邃观点,为盐城读者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书籍的力量成为贯穿始终的主题。“鲁迅先生若非饱读诗书,走在街头也许不过是个普通老人,”曹文轩阐释道,“但正是书本赋予他令人仰止的高贵,使他成为一座文化高山。”在他眼中,阅读不仅改变人的精神世界,甚至重塑外在气质——“读书能让不漂亮的变得漂亮,让漂亮的更加动人。”

  “阅读是对心理的无声养护,”曹文轩这样描述书籍对心灵的抚慰作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不将书丢掉,一切就不会丢掉。”他认为,读书能让人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安宁。谈及历史认知,曹文轩提出阅读能帮助人修正历史观,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广泛阅读人文经典,人们能够突破个人经验的局限,建立起对文明的深度认知,最终获得更全面、客观的历史视角。

  在回答读者关于阅读选择的提问时,曹文轩特别强调经典阅读的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主要体现在:经典作品承载着人类文明最精粹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经验,它们历经时间淘洗而愈发璀璨,为读者提供了无法复制的精神高度、文化深度与语言典范。曹文轩认为,这种由经典带来的深度阅读体验和内在精神建构,是任何浅层、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或流行读物所无法比拟和取代的。

  曹文轩针对“青少年如何有效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一条清晰而务实的路径。他力主青少年应优先选择优秀的短篇文学作品作为起点,深入文本内部进行精细化的研读(精读)。在此过程中,曹文轩特别指出一个关键能力——捕捉作品的“眼”。他形象地将“文眼”比喻为照亮全篇的灵魂之光或支撑整体的枢纽。训练青少年敏锐地发现并深刻理解这个“眼”,是培养其文学鉴赏力的核心环节。尤为重要的是,曹文轩主张“读”与“写”必须紧密联动、同步推进。他鼓励青少年在精读短篇、训练鉴赏力的同时,立刻动手进行短篇创作实践。这种即时性实践的价值在于:它能将阅读中获得的感悟、观察到的技法直接转化为写作的养分和动力,从而理解文学表达的奥秘,在实践中巩固阅读所得,并最终实现读写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与相互滋养。

  活动结束后,曹文轩为读者朋友们签名留念。许多读者纷纷表示,曹老师用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来阐释他的观点,生动讲述了阅读跟写作的关系,近距离聆听亲身感受其思想的魅力,此次活动意犹未尽、令人受益匪浅。(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