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通州,有这样一支由通州区应急局主管的社会应急队伍:他们身着蓝色队服,怀揣赤子之心,活跃在灾害救援、应急保障、公益服务的第一线;他们是医生、教师、企业家、个体户……却因共同的信仰集结,用专业与热血守护着一方平安。他们,就是南通市通州区蓝天救援队。自成立以来,这支由志愿者组成的民间专业救援力量,以“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为队训,在日常训练与实战中淬炼初心,成为通州大地上一道温暖而坚定的“蓝色风景线”。
“救援不是‘逞英雄’,而是科学与专业的较量。”要在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通州蓝天救援队队员们每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系统化训练:从绳索救援、水域搜寻、地震救援等专业技能,到急救包扎、心肺复苏、无人机操作、无线电通讯等基础科目,每一个科目都力求精准。“我们的训练场地可能是废弃工地,也可能是河道岸边,模拟的都是真实救援场景。水域救援训练,队员们要在低温天气下练习潜水打捞,穿着厚重的装备在水中保持平衡,确保每一个动作都形成肌肉记忆。”队长曹雪平介绍道。
截至目前,队员们已累计完成绳索、水域、急救等专业培训超千课时,多人获得国家应急救援员、AHA急救员等专业认证,连续3年蝉联“南通市应急救援队伍职业技能大赛”团体冠军,为高效救援打下了坚实基础。
“救援”的最高境界是“少救援”。通州蓝天救援队队员们主动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公益应急知识普及活动。“小朋友们,遇到火灾时要记得‘弯腰捂鼻,不坐电梯’……”向孩子们传授防溺水、防踩踏、地震逃生等知识。
此外,队伍还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手把手教学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实用技术、配合通州各街道应急分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等,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理念深入人心。仅今年以来,队伍已开展进校园、进社区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超5000人次,用“接地气”的方式将安全种子播撒在通州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