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2025“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男子组冠亚军决赛(第二回合)在苏州市体育中心落下帷幕,苏州吴县中学队战胜海安博文高级中学队,获得冠军。开赛前,江苏省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苏州胥江实验中学举行,来自教育界、体育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江苏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省共建成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376所、足球特色学校2785所,数量规模居全国前列。2025年“苏超”共有516名参赛球员,有275人来自教育系统,占比53.3%,其中在籍在读学生球员217名。“‘苏超’带‘苏小超’,‘苏小超’促进‘苏超’,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态势。”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江苏体育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家宏表示,江苏校园足球政策层级清晰,体教融合成效显著。这些来自校园的“青春力量”在赛场顽强拼搏,展示了校园足球的发展水平,诠释了“以体育人”的教育内核。

  会上,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杨立荣、苏州市高新区教育工委原委员严建春,分别分享了体教融合的“南通模式”与“苏州模式”。

  “让优秀的孩子踢球,让踢球的孩子更优秀。”杨立荣表示,南通通过推进校园足球制度体系创新、加强校园足球人才体系建设、丰富校园足球赛事体系、狠抓校园足球保障体系等举措,推动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

  严建春介绍,当地以“通道工程”构建人才培养“全”链条,“护航工程”提供“体教融合”强支撑,“双模工程”助推项目发展“高”质量,“摇篮工程”筑牢校园足球“大”基座等系列举措,形成了一套具有苏州特色的发展模式。

  “推动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金泉表示,各地中小学校作为校园足球的根基,更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打破传统制度,主动畅通足球人才升学通道。同时,要构建全域协同的合力,师、生、家、校、社五大主体联动,“唯有政府、学校、社会、师生、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为校园足球发展注入全方位、可持续的动力。”(李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