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获悉,常州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网统管’建设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场景项目获2024年江苏省数字社会重大场景,全省仅常州、无锡、宿迁三市获此殊荣。

  截至目前,全市63个镇(街道)全面应用该场景项目,基层用户量超过3000个,镇(街道)自闭环的工单量已达100多万件。

  天宁区应用该项目,使博爱小学周边小微空间完成蝶变。

  博爱小学周边曾是典型的治理“顽疾区”,存在“反复治、治反复”‌、权责不清、公众参与不足等痛点,难以形成长效管控机制。天宁街道依托常州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创新构建“1+3+N”小微空间“智”理模式。以“1”个智慧中枢,集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底座与AI分析能力,实现问题智能识别、精准派单、全程追踪。“3”大技术赋能,借助‌AI慧眼监管,城管队员由“巡查员”转型为“调度员”;“e起来”全民网格‌,上线“天宁智理e起来”小程序,开通“有事拍一拍”“路见天宁—智慧议事厅”等功能,公众当起监督员,零距离上报问题,实时进行监督整改;‌物联感知预警,先行破解噪音监管取证难等问题。‌“N”元主体协同,创新“天宁智理工作站”阵地建设,打造基层“智”理落脚点,定期组织城管、社区、居民、第三方责任主体在工作站开碰头会、推进会,广泛听取居民意见,确保信息化建设有用、好用、实用、管用。

  经过几个月的探索试行,博爱小学周边有效实现了人车分流科学化、安全通学可视化、商户共治契约化,小微空间实现了从混乱向精致的焕新,城管队员的巡查工作量减少50%,接送学生时段的人车通行效率提升40%,家长满意度提高到98%。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场景项目以“平台+应用”先进建设理念,通过能力输出、开放共享,构建城市治理“数字生态圈”,走出了城市信息化建设集约高效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