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8月12日电(记者刘宇轩)8月10日,“2025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暨第三届金山英才周”在江苏镇江开幕。活动以“人聚镇江 才享荣光 科创赋能 产业向新”为主题,汇聚全国50余所高校专家、200余家企业代表及高层次人才,共谋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新路径。

现场创新动能澎湃不息。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以《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探索》为题,剖析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前沿趋势,为产业转型注入新思路。琅琊创新港平台、青年人才全链条服务产品正式亮相,校地合作、“金山英才”产业强市计划项目、人才战略合作、产学研合作项目等集中签约,构建起“研发—孵化—转化”全链条载体。
六载积淀铸就创新高地。镇江自2019年起,连续举办产学研合作大会,累计开展活动750余场,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3500余项。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5.6%,位列全省第三,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企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此次共有1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其中,琦瑞科技与江南大学的合作尤为亮眼。双方联合开发的全球首条四规格碱性电池智能混线生产系统,突破了传统产线单一品种生产的局限。
“这正是镇江聚力实施‘876’创新引领工程的缩影,在科技部门政策支持下,我们与江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并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聚焦高速精密制造、智能控制算法、高速在线视觉检测技术等前沿领域,加速理论成果向产业化应用的转化。”琦瑞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国平说。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2025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对接活动中,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00余个高校院所专家团队、10余个技术经理人团队携带最新科技成果,与镇江市300余家企业就技术、人才、成果等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精准对接洽谈,达成合作意向约220项。
聚焦人才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本次大会11项特色活动之一的“百校访企暨校地企人才合作对接洽谈会”,人社部门设计了10条具有人才需求的访企线路,组织高校师生走进企业一线、深度体验交流,切身感受镇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和求贤若渴的热忱。
“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双向奔赴、三向交流的机会,让我们的人才供给更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前来参加对接活动的昆明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邱清遐介绍说。
近年来,镇江市深入实施人才“镇兴”行动,构建起“1+2+3+N”人才政策体系,人才专项资金投入年均增幅超过20%,吸引一大批人才涌向镇江、扎根镇江。截至2024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70.82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近10%。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5年跃升18位至全国第37位,“人聚镇江 才享荣光”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人才引擎驱动“福地”创新发展的图景清晰可见。
产业沃土滋养人才之树,人才智慧赋能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循环的共生纽带,镇江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科技与人才“双向奔赴”,让创新发展成为“福地”镇江核心竞争力的鲜明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