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盱眙县先行快动部署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紧扣涉企执法突出问题,着力“向企问治+创新促治+联动共治+标本兼治”,为市场主体撑起法治“防护伞”,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向企问治”,精准查找问题

  “企业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基于法律框架的协作与监管关系,只有生产经营与执法检查都做到依法规范,才能在政企‘双向奔赴’中通过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公司落户盱眙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个人最深切的体会。”近日,在盱眙县组织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江苏沃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东良围绕规范涉企执法,结合自身实际,坦诚分享了企业的发展历程。

  盱眙县建立多维度问题收集机制。一方面,围绕投诉举报、行政复议诉讼、案卷评查、纪委监委查办案件、司法监督等情况,全面细致查找问题线索。另一方面,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市场主体“码”上开展调查,线下走访60余家企业和11个商会组织听取意见建议。聘请14家企业和商会担任“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观察员单位”,实现沟通联系常态化。截至6月底,梳理形成县级层面涉企执法问题清单20项,实行对账销号,按序时督促推动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创新促治”,数字赋能监管

  “原来每个月都有不同部门来检查,现在一年也就来两三次,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迎检负担”,江苏汇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张华丽深切感受到执法方式的转变。

  聚焦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痛点难点,创建涉企行政检查智慧监管平台——“都梁e企盾”扫码入企App,集“计划主动公示、检查提前预告、执法全程留痕、自动识别预警、反馈及时回复”等功能于一体,实现流程“一屏掌控”。围绕上述App,盱眙县推行“执法—评价—核查”涉企执法全周期闭环监督机制,提高监管的即时性、过程性和系统性,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实现企业减负与执法增效“双赢”。6月份正式运行以来,累计开展扫码检查120余次,企业反馈意见5条,检查频次同比下降61%,满意度达到95%以上。

  “联动共治”,提升工作合力

  “县检察院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法治副会长机制的首提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协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就企业关心的优化指导服务、强化合并联合执法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提升企业的法治化建设。”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军和在盱企业座谈会上说。

  统筹全县各类监督力量形成合力,组织对交通、文广旅等9个部门开展实地伴随执法,参加住建、市场监管等5起涉企案件案审会,以贴近式监督促进执法规范化。针对上半年个别执法领域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及其暴露出的问题,开展分析研判并在全县通报,举办“规范执法大讲堂”,覆盖基层执法人员200余人;组织案卷评查6批次,涉及案件300余件,制发执法监督意见书2份;加大涉企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力度,强化纵向横向对比分析,重点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的执法单位,形成问题专报6份,提出对策建议18条,上报县政府后跟进问题整治。

  “标本兼治”,推进常治长效

  盱眙住建局对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某购物中心项目中涉嫌未组织竣工验收擅自交付使用一案,深入调查后认定违法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仅无法完成竣工验收程序规定,没有主观故意,在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主动上门为企业出招解难,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企业对此予以肯定。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完善执法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让企业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建立“专项个案报备+双随机抽查+信用风险分级”三维管理模型,将全县42家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检查事项纳入统一管理。“靶向式”推行“普法+执法+服务”机制,督促指导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健全加强内部案件审理和推动关联事项集成、优化执法服务等4项机制。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评估机制,通过“一月一评估”,推动全县今年不予、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案件合计101件,为企业减负688万余元。立足扫码入企App,建立检查计划归集整合机制,实现市场监管、应急等部门针对11家企业合并联合执法,人社、卫健委、应急等部门对17家企业应用“综合监管一件事”场景,利企便民工作持续深化。

  立足为企业发展减负增效,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主动问需于企,牢固树立“执法+服务”理念,提升执法效能,盱眙在凝聚“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起拼”合力中,推进深化打造投资创业发展的沃土,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优化营商环境。(方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