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瑞金新村小区广场上,70岁的李阿姨正领着孙子玩跳房子游戏:“以前这块地地面开裂,跑道也坑坑洼洼的,现在大变样了。”平整的地面、崭新的跑道,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背后是多方力量汇聚、精准发力的成果。

  从去年以来,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市社会主义学院与瑞金路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双结对、双促进”工作要求,紧密联动、积极作为,围绕党建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等重点方面建立机制,合力推动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再上新台阶。

  

  共同推进瑞金新村小广场“微更新”项目

  你教我,我帮你,党建共建的“互补课堂”

  “作为党建共建的新成员,我们要把机关党建经验带到基层,也要向街道学习工作方法。”在“双结对、双促进”工作对接座谈会上,市委统战部、市社会主义学院被纳入街道党建共建成员单位,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黄伟民表示,“通过理论联学、工作联动、实事联办,不断做实结对共建、实现共享共赢。”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思想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市委统战部、市社会主义学院和瑞金路街道党员干部共同赴江苏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联合开展廉政教育,互相交流心得,深化思想认识,接受精神洗礼。市社会主义学院和街道共同打造“思政讲堂”,为街道、社区开展理论授课10余场。

  结对共建以来,市委统战部、市社会主义学院和瑞金路街道多次召开座谈会,在打造党建品牌、优化工作举措等方面互学互鉴、以学促干,签订攻坚项目认领书,开展社情民意座谈会3场、“双百共建”座谈会1场,努力将党建成果落到实处。

  你搭台,我唱戏,资源共享的“乘法效应”

  6月11日,市委统战部机关党员深入瑞金北村、瑞金新村社区开展“一日网格员”活动,社区安排了“走访察民情、关爱送温暖、督导优环境、巡查除隐患、调解促和谐、宣传强自治”六大工作内容,让机关党员深入一线、联系服务群众。除此之外,市委统战部还下挂1名“墩苗培优”年轻干部,在街道进行半年的跟岗锻炼,写好“民情日记”,当好“民生观察员”。

  

  市委统战部机关党员深入开展“一日网格员”活动

  “希望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帮助失信企业走出困境、支持存量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委统战部与街道组织的民营经济座谈会上,中航工业科技城副总经理徐高峰就企业发展提出恳切务实的建议。通过搭建对话平台、共商发展大计,政企资源实现精准对接。此外,市委统战部积极链接江苏省山东商会、南京市文化企业商会等社会组织,分别与标营社区、中山门社区开展“双百共建”活动。

  

  市委统战部与街道联合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

  从机关下沉到政商社联动,从单向输送到双向赋能,资源整合的“同心圆”越画越大。街道依托“雷锋传人在标营”等志愿服务品牌和“博爱中山门·同心荟”特色阵地,立足社区、园区、校区“三区融合”的资源优势,为统战成员提供政策咨询、关怀慰问、运动健康等服务,真正让资源活起来、效益显出来。

  你引路,我同行,实事共办的“双向奔赴”

  “老人做饭时忘记关火,是社区‘小火多发’的重要原因,我们也在通过逐步加装燃气报警器等方式推进解决。”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丽在共建联席会上抛出的“民生问题”,很快得到了“暖心答复”。市委统战部链接巴中商会资源,很快便为50户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烟感报警器。看着技术人员耐心细致地调试设备,独居老人王大爷感慨:“装了燃气报警器,现在睡觉都踏实了。”

  

  市委统战部链接资源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

  街道列“需求清单”、积极争取支持,市委统战部和市社会主义学院“穿针引线”,推动一系列民生实事加速落地:“结对做好事 博爱送万家”活动顺利开展,市委统战部走访慰问辖区内归侨、台胞代表,民建“盛庆和慈善基金”携多家企业为辖区20个困难家庭捐献爱心物资和善款,中山门社区受赠6套体育健身器材,市第一医院张俊杰教授、市中医院唐卫红教授等6名红十字冠名医疗机构的专家为社区群众开展义诊。瑞金新村小广场微更新被列入基层治理实事项目,破损路面迅速得到修复,增设的跳房子等童趣元素,成为小区靓丽风景……

  从机关党建与社区党建的“融合沁润”,再到民生实事的“精准落笔”,“双结对、双促进”的笔触在瑞金路街道书写出一幅温暖的“同心答卷”。瑞金路街道与市委统战部、市社会主义学院将持续深耕共建机制,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巩固长效机制,推动“双结对、双促进”不断走深走实。(秦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