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全国戏曲人和广大戏迷朋友又将迎来属于他们的“快乐嘉年华”。8月20日,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新闻发布会在昆山召开,有关领导介绍了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相关情况并回答了媒体提问。

  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昆山市人民政府、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执行,以“汇中国百戏 展戏曲新颜”为主题,将于8月29日至9月20日在江苏昆山举办,9月8日举办开幕式。

  今年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共安排五项主体活动和五项延伸活动。五项主体活动包括开闭幕式、全国戏曲演员会演(武戏)、优秀剧目邀请展演、戏曲座谈活动、濒临失传剧种保护和传承专项活动,五大延伸活动包括戏曲推介交流活动、“看百戏、游江苏”戏曲之旅、戏曲百戏博物馆主题展、百戏国潮生活荟、戏曲数字化推广等。

  “守正创新”是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关键词之一。为推出新时代戏曲表演领军人才,推动戏曲事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从2023年起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分行当举办全国戏曲演员会演,继生、旦、净、丑会演之后,今年聚焦武戏,从全国遴选出20名武戏演员,每人演绎2个折子戏,组台10场演出;主办方还将组织2024年、2025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48名,演出15场折子戏组台,集中展现该培养计划取得的优异成果和新时代优秀中青年表演艺术人才的风采。

  同时,为引导戏曲院团丰富创作路径、节约创作成本、积累创作成果,今年百戏盛典组织遴选了2020—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戏曲创作优秀案例,按照“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整理改编传统戏”“经典剧目传承演出”“优秀保留剧目复排提升”“文学、话剧等作品戏曲转化”5个类别,选出50个“十佳案例”和30个“优秀案例”。开幕式上,将发布这些成果;盛典期间,将展演5部代表性大戏并举办优秀案例分享活动,为全国戏曲院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作经验。

  今年的百戏盛典将继续高举惠民利民的大旗,全力构建戏曲服务群众新场景。盛典将汇聚全国31个剧种、53家剧院团的107个剧目,奉献39场精彩演出(含8台大戏、31场折子戏),3000余名演职人员中,有36位“文华表演奖”“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领衔献艺,还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可谓名家新秀云集,老、中、青人才梯次结合。

  这些演出不仅安排在传统剧场,还延伸至文博场馆、高校、历史街区、集宿区等,让鲜活生动的戏曲艺术直达基层。依托戏曲百戏博物馆,举办昆曲藏品展、 “文华表演奖”得主戏曲艺术长廊展示等,让观众在沉浸式观展中体验戏曲之美。

  以“百戏+百业”为引擎,今年百戏盛典将力推戏曲与市场、文旅、消费深度融合,破圈跨界,构建戏曲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态、新业态。如举办戏曲推介交流活动,发布2024至2025年度戏曲演出相关榜单,为优秀戏曲剧目搭建演出交易平台;优化“看百戏、游江苏”戏曲之旅线路;创新戏曲消费场景,开展百戏秀、百戏咖啡、百戏文创等活动;建设“百戏盛典云剧场”线上平台等。

  发布会上,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了百戏盛典未来三年(2025-2027)的设想。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擦亮百戏盛典品牌标识,推动戏曲保护传承、人才培养、传播交流、理论研究,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这一目标,将推进戏曲传承保护行动、惠民服务提质行动、文旅融合创新行动、戏曲传播交流行动等四大类重点任务。

  一城汇聚九州戏,众人托举大舞台。因为戏曲,昆山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精神原乡。自2018年开始,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已在昆山隆重举办六年,先后组织全国348个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在昆山实现“大团圆”,打造了戏曲事业“出人、出戏、出效益”的全国性标杆平台,展示了戏曲艺术守正创新的优秀成果和戏曲人才奋发有为的蓬勃风貌。参与演出单位494家,演出295场,演出剧目606个,演职人员超过1.8万人,网络直播观众累计3.3亿人次。(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