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拐杖能亮灯,还能报警,眼镜一戴,针眼都看得清!”近日,句容市后白镇后白村81岁的龚奶奶扶着刚调试好的新拐杖,笑得合不拢嘴。当天,后白村社工把民政部门第二批“适老化改造”项目赠送的老花镜和多功能拐杖挨家挨户送到村里半失能老人手中,并现场教学、调试,让“小物件”发挥“大作用”。

  此次发放的拐杖采用防滑底座,高度可伸缩,杖身集成LED手电、FM广播、跌倒感应报警器,充电一次可续航多日;老花镜则配备多种常用光度,镜框轻巧耐摔,适配不同老人的需求。

  在龚奶奶家,社工先帮她戴上350度试镜片,看近处瞬间清晰,可起身试拐时老人却感觉“头晕”。社工立刻帮她更换度数,直到换成200度后,再扶她走两步,“这下舒服了,手机上的字也看得清!”最终龚奶奶选定200度款,后白村的社工还现场演示了拐杖的使用方法,手柄上的红色按钮按一下,就能打开电筒,长按听到“滴滴”声后,拐杖倾倒会自动报警,能提醒周边人帮忙,也能长按关闭自动报警改手动,避免误报。

  来到雷奶奶家,雷奶奶腿脚不便,这大大局限了她活动的范围,社工并将拐杖调到最适合她的高度,实实在在将拐杖送到心坎上,雷奶奶连声道谢。面对老人们的感谢,后白村党委书记李高林表示:“今后,后白村会继续‘想民之所想’,凡是有利于村民的政策与资源,都会积极争取,尽力满足大家的需求,让更多弱势群体感受到温暖。”

  一根拐杖、一副眼镜,写满了“老有所养”的温度,也照亮了乡村振兴最柔软的角落。(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