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第二届ESG中国·长三角企业社会责任发布会在常州高新区举办。会议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责任云研究院主办,常州市国资委、常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并得到长三角三省一市国资委及多家知名企业支持。来自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的代表齐聚常州高新区,共同探讨ESG发展新路径,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会议详细介绍了长三角(常州)双碳·ESG国际产业创新园建设规划,并举行创新园授牌仪式。

黑牡丹集团被授予中国供应商ESG评级平台发起单位

  下午,与会嘉宾来到常州高铁新城进行现场考察,实地了解高铁新城ESG创新实践。

与会嘉宾首先来到常州高新区创新会客厅,详细听取长三角(常州)双碳·ESG国际产业创新园情况介绍

  园区锚定建设全球城市双碳·ESG理念践行先导区、中国双碳·ESG国际创新合作引领区、长三角双碳·ESG产业创新集聚区三大方向,依托高铁新城2.6平方公里核心区,系统构建“1+3+N”空间布局,以高铁新城星耀城为核心,打造总部经济中心、数字科技中心、绿色低碳中心、绿色金融中心、创新服务中心等五大功能中心,联动专业服务、创新孵化、低碳乐活三区,协同多个特色产业园。前瞻布局“3+X”产业体系,聚焦ESG服务、绿色综合能源服务、低碳智能智造三大核心,培育合成生物、具身智能、低空经济、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成功打造(近)零碳园区、工厂、机关校园、社区等30个绿色场景。全方位优化产业生态,力争到2030年,长三角(常州)双碳·ESG国际产业创新园实现带动形成超过3000亿元的产业规模,为全国高新区“双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与会嘉宾参观了位于领航大厦的天合富家数智能源展示中心

  天合智慧能碳管理平台为集成了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创新系统,该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对能源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与深度分析,不仅帮助管理人员全面掌握用能情况,同时能够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识别出由于系统运行不合理所导致的能源浪费、性能偏差和设备损耗等问题,从而助力用户显著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有效降低整体碳排放。

与会嘉宾参观了智慧综合能源站

  智慧综合能源站被誉为国内首个“光、储、直、柔”+多能互补的智慧综合能源站,也是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和国家级“能源互联网”示范区的核心示范工程。作为区域“能源心脏”,为高铁新城核心区的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住宅等提供集中供冷、供热及其他综合能源服务。能源站综合利用太阳能、空气能、地表水、天然气等多种清洁及可再生能源,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源的高效、低碳、经济、可靠供应。

与会嘉宾还参观了新北区“光储充换”智能微电网场站

  场站由常高新新能源公司投建,位于新北区政府北侧停车场,项目建设光伏车棚5650平米,光伏装机容量1063.845kWp,发电110万度;配置储能1.6mWh,促进光伏就地消纳;场站提供71个充电车位,共计32台160kW双枪直流一体桩,配套理想5C超充站,蔚来第四代换电站1座,场站配有2个V2G桩,可随时响应政府“国网互动”政策。同时,场站融合充电桩控制平台、储能能量管理系统、电力运维平台等多个模块,由光储充智慧能源云平台群管群控,实现新能源场景下“车-桩-智慧能源”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通过实地参观,与会嘉宾零距离感受到了常州在绿色低碳赛道上的创新活力与实践成果,这些生动的案例充分证明,ESG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左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