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滨江之链·共享秋韵”2025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白龙湖公园举行。

  舞台上,通过“沃土·根脉”“耕耘·收获”“星辰·梦想”这三大篇章的14个节目,唱响丰收喜悦,让观众尽赏乡村新景,细品文化韵味。舞台上悠扬的歌曲、柔美的舞蹈、欢快的童声合唱,惊叹不已的非遗表演等轮番上演,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再现生活的新变化,传递新时代的文明新风。

  天生港号子的苍劲与省级非遗陆家锣鼓的激昂瞬间点燃现场气氛;以“四季”为题现场拉歌,耳熟能详的歌曲旋律带动不少观众跟着一起哼唱;歌曲与服饰表演《蓝印花》创意十足,在聆听悠扬歌声的同时,见证非遗“活”起来;“古器”南通锄箫和民乐团创新合奏,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将农耕岁月的变迁娓娓道来……

  情景表演唱、广场舞、小品、舞蹈等,让现场几千名观众身临其境,掌声与赞叹不绝。歌声与欢笑交融,星光与灯火交织,将动人的旋律与动感的节奏化为对祖国热烈的爱意和对家乡深情的眷恋。

  坚持本土原创是本次晚会的一大亮点,南通崇川当地以“爱国村的景、天生港的人、崇川区的事”为创作源头,书写“乡村振兴路 筑梦爱国村”的美好愿景。从节目创作、演员选拔到现场互动,鼓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全方位融入本地元素,激发群众参与文化的活力;通过专业院团的打磨,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了群众身边,文化惠民直达基层。

  同时,在白龙湖公园还举办了“秋韵市集”,包含非遗展区、特色农副产品推介、文旅宣传等近百个摊位,全面彰显特色文化底蕴。以特色秋景、地道美食、非遗雅物和企业产品,展现爱国村的变迁、天生港的风情和崇川的故事,吸引了数千名居民观看和参与,丰富的摊位让居民停下驻足,精彩的节目不时引来观众的阵阵喝彩和手机记录。

  通过“赏秋艺”享文化盛会、“逛大集”寻味非遗民俗、“品艺术”美育进村居、“忆往昔”蝶变影像记,开启“可观、可品、可赏”的沉浸式文旅盛宴,展示地域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陈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