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惠民演出的“欢腾现场”到非遗传承的“小院课堂”,从特色集市的“活力迸发”到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正以文为笔,在广袤乡村大地上书写着“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的崭新篇章。

  烟火升腾:惠民巡演聚人气 多元文艺暖民心

  10月12日下午,杨庙镇敬一广场人声鼎沸、活力飞扬。“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暨2025年“乐在邗江”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走进杨庙,为老百姓带来了一场“家门口”的视听盛宴。

  为进一步展示优秀群众文艺团队风采,活动邀请到了邗江区枫韵艺术团、双桥街道康乐社区心连心艺术团、邗江区鹤之梦艺术团等江苏省“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演出现场,开场舞蹈《花开盛世》舞姿翩跹,男声独唱《共和国之恋》情真意切,群舞《篾间吟》柔美典雅,扬州评话《武松打虎》引人入胜,古琴曲《太极》余音绕梁,扬剧选段《鸿雁传书》《采莲》韵味十足,舞蹈《乡村振兴唱起来》《民族大团结》更是将全场气氛推至高潮……

  熟悉的曲调、动人的乡音让现场掌声不断,“烟火气”与“文化味”相互交织,大家围坐在一起,在歌声、笑声、掌声中尽情感受文艺的魅力。

  融合赋能:“文化+”绘就新图景 农文旅联动启新程

  活动现场精彩纷呈,不仅好戏连台,更有好物云集。在广场沿边开设的“文化+”多元集市上,非遗集市、文创产品集市、农特产品集市,成为展示杨庙镇文化底蕴和产业特色的重要窗口。

  在这里,可以领略杨庙镇精湛的青铜器、漆器等非遗技艺,感受传统工艺的匠心独运,还能亲手体验雕版印刷,解锁古人智慧密码;可以淘到来自新杨村充满科技感与创意的3D打印文创产品,感受童趣与艺术的浪漫碰撞;还能品尝到沿山河村四季山河农场的果蔬优品、苍颉村声名远播的苍颉贡茶以及新杨村寓意美好的“状元大米”……

  “文化+”模式的创新实践,正在邗江结出硕果。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不仅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更有效推广了辖区特色产品和品牌,是杨庙镇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和务实行动。

  非遗薪传:小院课堂育新苗 戏曲声中颂家国

  如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杨庙镇沿山河村“小院课堂”给出了生动答案。每周日下午,沿山河村“小院课堂”都会传来悠扬的戏曲声——这里是老年大学秋季班戏曲班的教学现场,以沿山河村监委会主任、老年大学校长张明生为代表的“涵养民风文化艺术团”,正用“手把手教、面对面传”的方式,将扬剧表演的技艺传授给每一位学员。

  “我自己就是戏迷,能把爱好变成服务乡亲的事业,特别有意义。”张明生介绍,今年戏曲班在保留经典扬剧教学的基础上,新增了黄梅戏选段和二胡基础课程,自开班以来,每年都会参加惠民演出,其中,新学员占比超过六成,不少人是看到去年戏曲班学员在“扬剧村村行”巡演中的精彩表现后主动报名的。前段时间,戏曲班还以“戏聚新时代 礼赞新中国”为主题举办庆国庆、迎中秋汇报表演,众多原创剧目轮番上演,戏曲声中传递着对家国的祝福,非遗在“活态传承”中深植乡村土壤。

  此次活动,是邗江区“茉莉花开”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的生动缩影,是以文化赋能乡村、以艺术激活传统的一次深度实践。下一步,邗江区将继续以“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为契机,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将“文艺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和心坎上,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刘佳佳 朱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