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化市合陈镇,一座以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命名的廉政文化公园静静矗立。这座规划总面积达11721平方米的园区,不仅是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地标,更是集“廉政教育、文化传承、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廉政宣传阵地。
溯廉洁之源:以李春芳为魂,筑牢廉政文化根基
李春芳,作为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杰出政治家与文学家,其一生堪称“廉洁为官”的典范——身居宰相高位,却始终坚守“不贪一钱、不徇一私”的为官准则,任内革除弊政、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在家风传承中,他以“勤俭持家、清白传世”为训,留下的《贻安堂集》中诸多箴言,至今仍是涵养廉洁品格的精神财富。
公园以“还原廉洁历史、传递廉洁思想”为核心,将李春芳的廉洁事迹与精神内核融入每一处设计:廉洁文化长廊沿步道蜿蜒展开,廊身采用仿古建筑风格,灰瓦白墙间点缀“莲”“竹”等象征廉洁的浮雕纹样,与周边景观浑然一体。长廊两侧以青石石刻、彩色浮雕结合的形式,分“少年砥廉”“为官守廉”“归乡传廉”三部分,再现李春芳“布衣宰相”的关键人生节点——少年苦读时“拒受邻里馈赠”的青涩坚定,任翰林编修时“弹劾贪腐官员”的刚正不阿,致仕归乡后“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的为民情怀。每幅作品旁都配有精简的文字注解。步道旁同步种植玉兰、荷花等寓意“清正高洁”的植物,搭配刻有廉洁短句的景观石,让访客在漫步长廊时,既能通过视觉、听觉感受李春芳的廉洁一生,又能在花草清香中领悟“廉洁并非抽象概念,而是贯穿一生的行动自觉”。
融廉洁于景:以景观为媒,打造沉浸式廉政教育空间
公园摒弃“说教式”廉政宣传,将廉洁文化融入生态景观与空间设计,实现“一步一景皆廉洁,一草一木皆育人”。园区巧用水资源打造“廉溪”景观带,蜿蜒溪流象征“清廉如水、润物无声”,溪畔“洗心石”刻有李春芳“心清则事明,行廉则德高”的名言,亲水空间设“廉洁许愿牌”,让访客在与自然互动中深化清廉认知。
空间设计以“一塑、一环、三节点”串联廉洁主题:核心的李春芳铜像身着便服、手持书卷,尽显“儒雅清廉”本色;廉洁健身步道每隔50米镶嵌“公生明,廉生威”等“廉洁箴言砖”,市民锻炼时可潜移默化受熏陶;“三节点” 各有侧重——“家风家训园”展李春芳家训及本地家风故事,“勤廉政德园”用画像呈现清官事迹呼应李春芳精神,“清风民风园”以墙绘、剪纸展合陈镇“崇廉尚俭”民俗,让廉洁融入家风、政风、民风,成为全民共识。
践廉洁之行:以阵地为基,推动廉政教育常态化
作为兴化市廉政教育中心核心载体,李春芳廉政文化公园不止是“静态文化景观”,更是“动态教育平台”,通过分层分类活动让廉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面向党员干部,与市纪委、组织部联动定为廉政教育基地,以“沉浸式”培训打造“必修课”,新任职干部在此宣誓、重温李春芳事迹,党员干部借“廉政读书会”研读《李春芳家训》并排查廉洁风险,筑牢“以廉为荣”思想;面向市民群众,重要节点举办“廉洁文化节”,以书画展、戏曲表演、家风分享会传廉风,还开设“小小廉洁讲解员”培训班,让青少年学事迹、传文化,实现“教育一孩子,影响一家庭”;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并设“廉政文化驿站”,提供书籍借阅、廉政咨询,构建全民共享的廉洁文化平台。
李春芳廉政文化公园不仅是合陈镇的 “文化名片”,更是兴化市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窗口”——它以史为鉴,让每一位访客在感悟历史中坚定廉洁信念;它以文化人,让廉洁思想融入日常、浸润人心;它以行践知,为建设“清廉兴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真正实现“一座公园,涵养一方清风正气”。(图/文 毛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