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创新联盟在南京正式成立。来自全国近50家大型农批市场以及协会组织、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联盟生态伙伴代表齐聚南京,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会议现场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国务院原参事葛志荣,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原主席马增俊,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曹阳,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李丽,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副会长、省发展改革委原二级巡视员周晓林,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副会长、省发展改革委原二级巡视员周荣华,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匡凯,江苏省统计局副处长周正辉,江苏省商务厅司春林等出席成立大会。
据悉,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创新联盟由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发起成立,得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江苏省发改委、省供销合作总社、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鼎力支持。联盟将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联盟搭台、科技赋能、企业唱戏”为原则,通过“规划引领、标杆示范、资源对接、标准驱动”四大策略,实现农批市场在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整体跃升。
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江苏省农批市扬从“单打独斗”走向“集团作战”,将形成一个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命运共同体;行业发展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共同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为传统产业插上智慧的翅膀,打造创新价值链;产业生态从“链式连接”升级为“网状融合”,汇聚农批市场、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构建一个共生、互促的共赢生态圈。
成立大会上,葛志荣、马增俊、曹阳在致辞中对联盟的诞生给予高度评价和殷切厚望。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国务院原参事葛志荣致辞。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原主席马增俊致辞。
葛志荣强调,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创新联盟的成立属于“全国首创”,是全面推进农产品流通数智创新的积极尝试。马增俊认为,这是江苏省又一创新实践,是保障民生供给、畅通经济循环的“稳定器”,破解行业痛点、推动降本增效的“关键棋”,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强引擎”,是全国农批示场数智创新的“开路先锋”。曹阳表示,联盟的成立顺应时代潮流,是夯实农产品流通基础、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构建产业链协同生态的重要举措;希望联盟聚焦数智引领、绿色低碳、金融赋能、标准共建四大方向深化工作,省发改委将持续为农批市场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与发展保障。
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周晓林做主题演讲。
周晓林在主题演讲中着重介绍了创立联盟的初衷思路,并对联盟的“共创、共享、共赢”宗旨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共创”即主动融入、开放协作,打破壁垒,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投入资源,共同研发解决方案,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携手攻克数智化转型中的共性技术难题;“共享”即打破藩篱、贡献智慧,各农批市场勇于开放数据接口,共享成功经验与先进模式,不仅包括硬件资源的共享,还包括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共享;“共赢”即着眼长远、成果普惠,让每个成员单位都实现效益提升、成本下降和竞争力增强,让创新的红利惠及整个产业链。联盟以“共性”复制推广降低成本,以“个性”精准施策推进发展,共同推动江苏农批市场的数智转型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好质量”的发展。
左起:曹阳、葛志荣、马增俊、周晓林共同为联盟揭牌。
会议期间,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周荣华宣读《关于同意成立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创新联盟的批复》,葛志荣、马增俊、曹阳、周晓林共同为联盟揭牌。
会上获悉,江苏超80%的农批市场依赖传统运营模式,存在信息化水平低、物流效率差、损耗率高、供应链协同弱等问题,在新型业态的冲击下,单一市场主体难以突破技术、资金、资源壁垒,“小散弱”制约高质量发展。这些行业痛点倒逼加快组建农批市场数智联盟。同时,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经济运行和百姓生活的“菜篮子”“果盘子”和“米袋子”,其效率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推动其数智化升级,是提升保供能力、稳定市场价格的迫切需要。
会议一致认为,江苏是国家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通道和关键枢纽,打造全国领先、长三角协同的农批数智标杆是“走在前列”的必然选择。创立“联盟”是“全国首创”,更有引领的“意义非凡”。
会议现场
会议期间,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周晓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联盟将重点围绕“六个一”推进工作:一是构建一个平台。加快建设全省农批市场数智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数据汇聚、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二是制定一套标准。协同推进农产品流通数据采集、智慧仓储、绿色包装等领域的团体标准与地方标准建设。三是推广一批技术。组织开展数字孪生、AI减损、冷链智控、新能源配送等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应用与推广。四是打造一个品牌。共同塑造“江苏农批”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卓越品牌形象,提升整体竞争力。五是融通一方金融。积极对接金融机构,为成员单位的数智化改造和绿色转型,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六是建立一个机制。以“共性降本、个性增效”双轮驱动,强化“众采”机制、标准输出等,深化联盟成员“获得感”与江苏农批的“话语权”。(曹峰峻 尤国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