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南京市急救中心获悉,近日,南京与马鞍山交界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伤者疑似下肢骨折,亟待救援。接到求救电话后,南京市急救中心迅速集结救援小组赶往现场。

  据参与救援的急救医生刘广钊介绍,在赶往现场的途中,他在救护车上回拨电话,开展远程指导,稳定伤者情况。驾驶员何劲松拉响警笛,快速抵达事故现场。经检查,伤者左侧大腿中段肿胀畸形,无开放性伤口及活动性出血,骨折诊断明确,急救护士芮瑶迅速使用夹板固定。就在伤者被抬上救护车时,他提出自己是马鞍山人,希望能送到当地医院治疗。

  “与送到南京相比,将患者送往马鞍山的距离更近,但放在以前,跨省救援要走一系列的协调流程。”刘广钊说,考虑到伤者的明确诉求及实际情况,他与同事立即联系指挥调度中心,详细陈述现场位置和伤者情况,并询问就医路径。

  调度组长依据《宁马毗邻区域院前急救互援协作框架协议》中“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及兼顾患方意愿”的核心原则,快速研判后决定按就近方案执行,将伤者送往马鞍山。救护车随即调整方向,12分钟后顺利抵达马鞍山的医院。此时,医护人员已在急诊门口待命,实现了“上车即入院”的救援模式。

  这场跨省救援的高效完成,正是南京与马鞍山院前急救互援协作机制落地的生动体现。随着区域协同发展不断深化,两地积极构建宁马急救一体化网络,为更多跨区域群众筑牢生命安全保障防线。(国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