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虹街道党工委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从服务、形式、实效三方面定指引、促施策,积极构建起适配老党员的学习体系,以创新学习形式提升学习质效,为社区治理注入银龄动能。

  

  多措并举,暖心服务解难题

  “我今年82岁,腿脚不方便,社区干部每个月都准时来送学习资料,还帮我看看家里水电有没有问题,这不仅是送学,更是送关怀啊!”岗虹苑社区老党员张大爷说。针对高龄、体弱等特殊情况的老党员,秦虹街道统筹各社区推出“送学上门”服务,把理论知识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

  街道党工委指导各社区以“精准对接需求”为核心,组建由楼栋长、网格员、党员骨干构成的帮扶队伍,推出“定制化”服务。对完全无法出门的老党员,上门送学的同时了解生活需求,累计服务高龄、体弱老党员271人次,覆盖率持续扩大;部分社区积极延伸帮办服务,旭光里社区为25名高龄和患病党员上门赠送学习资料,乔虹苑社区为33名年老体弱党员建立“一帮一”学习互助小组……一系列举措将学习送到老党员身边,确保了老党员“学习不掉队,关爱不缺席”。

  多维课堂,创新形式激兴趣

  “以前在会议室听党课总觉得枯燥,现在去红色基地、听抗战故事,还能看红色电影,这样的学习形式真好!”枫丹白露社区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李阿姨,在参加“行走课堂”后兴奋地分享感受。街道党工委主动引导各社区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室内+室外”的多维课堂,让学习从“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参与”。

  线上,各社区依托“学习强国”、党员微信群搭建“指尖课堂”,定期推送视频、文字版“学习礼包”,岗虹苑社区累计推送学习资料30余次,有效破解了学习没资料、学习集中难等问题。线下,指导各社区开展“沉浸式”学习。旭光里、乔虹苑等社区组织党员赴高淳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红色西舍等地开展研学,集虹苑社区组织党员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廉政教育馆,进行警示教育;多个社区开设“电影党课”,组织观看《一生交给党》《南京照相馆》等,750余名老党员参加,参与率提升至86.7%。

  学用结合,银龄担当践初心

  ‌秦虹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学用结合”导向,一方面在秦淮区委老干部局的指导下,积极推动社区成立老党员工作室,目前扇骨里社区、武定新村社区已率先建成;另一方面,着力引导各社区将老党员的学习成果与社区治理实践深度融合,助力老党员从“学习者”转变为“参与者”,真正实现“老有所为”。

  各社区围绕矛盾调解、小区自治、志愿服务三大方向,探索实践路径。扇骨里社区组织老党员加入红石榴家园理事会、“有事好商量”议事会,凭借丰富经验为社区决策出谋划策;怡馨花园社区开展专题授课,围绕矛盾调解、物业管理等内容,帮助老党员提升服务能力;康居里社区积极鼓励老党员加入义务巡逻队等志愿服务团队……正如社区老党员王师傅所说:“我们老党员虽然年纪大了,但社区有需要,我们就该站出来,做我们能做的事。”据统计,秦虹街道各社区目前已组建起以老党员为核心的“银发”志愿服务队23支,年均开展安全巡查、民主协商、志愿服务等活动超过260次,累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1起,“银发力量”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社区和谐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价值。

  下一步,街道党工委将持续深化“送学—践学”全链条服务体系,积极创新和拓展平台与路径,为构建和谐幸福社区注入源源不断的银龄智慧与力量。(秦组轩)